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8日 星期四

    真知灼见

    林下水土流失该重视了!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8日   14 版)

        人们总认为,人工造林,能够保持水土,实现绿化。但是,去年夏天,我国洪涝频发,一些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也发生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人亡屋毁的严重损失。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般都认为植树造林可以治理水土流失。人工造林每年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仅南方8省平均达到5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70%。

        葫芦岛市政协委员于德复是当地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任,他说,森林覆盖率虽然提高了,但这样的人工林,由于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根系不如原始林和天然林发达,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这种现象,被称为“林下水土流失”。

        一般来说,原始林、天然林即使遭受暴雨袭击,不大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而人工林一旦遇上暴雨,常常会发生中度、甚至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酿成洪涝灾害。

        于德复委员在调查中注意到,导致林下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有多种:

        树种单一。绿化植树,在南方以种马尾松或其他经济林木如桉树等为主。马尾松会加剧土壤的酸化,导致其他植物难以存活。桉树由于生长快,需水量大,容易造成地表干旱,并影响其他植被生长。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近年来经济林发展很快,在经济林抚育时,把林下的灌草与枯枝落叶统统清除干净,破坏了原生植被。同时,因锄草、翻耕和大量使用除草剂,使经济林林下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突出。

        轻生态环境效益。全垦造林,将原先的植被全部毁掉,重造一片新林。这不仅带来造林初期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会造成日后成熟林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

        林下水土流失的问题,根子在于植树造林的急功近利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监督。

        为此,于德复委员建议:改变重森林覆盖、轻植被覆盖的观念。过分强调森林覆盖率,反而会对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对植树造林要有科学的规划、指导和监督。要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林相、林型结构,使植树造林真正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不致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