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不让切尔诺贝利悲剧重演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7日   08 版)

        25年前的4月26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核爆炸事故。该电站第4发电机组核反应堆全部被炸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事故造成的核辐射危害严重,事故发生后3个月内造成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约6至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为消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果,前苏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周边地区生态安全。

        1986年4月25日,为了检修设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负责人决定关闭第四号机组反应堆。在停堆之前,需要在8号透平发电机上进行一些试验,即在停机过程中靠透平机来满足厂区用电。这些试验的目的,就是试验在断电期间透平发电机切断蒸汽供应情况下动用转子的动能维持机组本身用电的可能性。

        类似试验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以前也进行过。那时发现,在停机过程中,在耗尽转子动能之前,发电机的电压母线曾经脱落。4月25日的试验中,实验人员打算利用特制的发电机磁场调节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工作大纲,在8号透平发电机上进行试验需要认真进行准备,但实验人员不仅没有准备,也没有得到上级领导必要的审批,就开始降低反应堆功率。

        14点整,按照试验大纲的要求,应把反应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与强迫循环回路断开。可是,控制室工作人员要求推迟断开线路。在违反运行规程的情况下,该机组在应急冷却系统断开后继续运行。23点10分,功率又开始下降。操作人员未能足够迅速地消除因自动调节棒的测量部件所引起的不平衡。结果,功率降到30兆瓦以下。

        4月26日凌晨1点,操作人员才成功地使功率稳定在200兆瓦。由于反应堆功率以及因此导致的堆芯和系统水阻明显低于预计水平,8台主循环泵都在投入运行,通过堆芯的冷却剂流量增加,从而引起蒸汽量的减少,汽鼓汽水分离器内的蒸汽压力下降,并引起反应堆其他参数的改变。操作人员试图维持系统的主要参数,但未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停堆,操作人员切除了与这些参数有关的事故保护系统。l点23分30秒,操作人员从快速反应性计算程序输出看到,过剩反应性已达到要求立即停堆的水平。然而,工作人员并没有据此停堆,而是又开始做各种实验。反应堆在大约200兆瓦功率下继续运行。1点23分40秒,机组值班长发出命令并按动按钮,将所有控制棒和快速停堆棒插入堆芯。操作人员看到吸收棒没有完全插到堆芯底部停止位置,便切断了棒控制系统机驱动机构的电源,以便使吸收棒靠本身自重坠入堆芯。上述连续四次致命失误后,4号机组发生了强烈的爆炸。

        据4号机组外侧目击者们提供的情况,1点24分接连发生了两次爆炸。燃烧物的团块和火柱冲上反应堆上空,其中有些落到汽轮机厂房屋顶并开始着火。

        1时30分,核电站值班消防队从普里皮亚特和切尔诺贝利城赶到事故现场。2时10分,汽轮厂房屋顶的明火被扑灭,2时30分反应堆厂房顶部的火基本上被扑灭,凌晨5时,大火被彻底扑灭。

        核事故初期,工作人员曾试图利用应急辅助给水泵向堆芯供水,以降低反应堆坑室内的温度和防止石墨砌体着火,这一尝试未获成功。人们不得不用吸热剂和过滤材料覆盖反应堆堆体。救险行动在放射物质致死剂量上万倍的恶劣环境下艰难进行,对于所有救险人员来说,不论行动成败与否,他们必死无疑。

        专家组开始组织军用直升飞机投放硼、白云石、砂子、粘土、铅的混合物等来覆盖被毁坏的反应堆。从4月27日到5月10日共投放了约5000吨的材料。

        今天,俄罗斯前核能部长阿达莫夫在4月26日的《莫斯科新闻》报发表谈话指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悲剧不会重演,“这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保证”。

        阿达莫夫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通过对这一世界范围内最大核事故原因的深刻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安全保障措施。位于俄罗斯、乌克兰和立陶宛的几座同类核电站的安全技术改造和升级工作早在1991年底就结束了。

        阿达莫夫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处理与日本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事故处理情况做了比较,他认为,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对日本处理此次核事故的对与错作出评判,但从日本核电站选址看,似乎没有充分考虑到海啸的因素,核电站经受住了强地震的考验,但海水却使储备电力供应设备和冷却系统不能正常运转。

        阿达莫夫最后说,“我坚信,几年之后,当人们总结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时,结论将是:核能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本报莫斯科4月26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 政) 

        【链接】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140公里,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而致命或患重病,至今仍有畸形胎儿出生。(和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