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1日 星期四

    远离课堂做不好校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1日 06版)

        本报南京4月20日电(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张金凤)中学校长给学生上课吗?近日,记者走访了南京市的十几所中学。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第十中学等,学生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南京市第十中学的一位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南京的中学校长一般不给学生上课,最多是副校长上课。随后记者采访了泰州、南通、盐城的部分中学,得到的答案基本相同——校长基本不上课。

        校长为什么会远离课堂?泰州市某中学校长解释说:“我们每学期要参加校内外的数十次会议,还要迎接各项检查、验收,接待来访,根本抽不出时间给学生上课。”他表示,如今是校长希望上课,但现实不允许。

        不仅如此,校长自身的学习进修和过多的社会职务,也让他们分身乏术。南通市启东中学校长王生的日常工作包括主持校内工作、参编论著、发表学校管理和教科研论文。除此之外,他经常被邀请去外地讲学。他又是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启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每年都要到北京开会,还要参加人大代表的巡视。面对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校长能投入到课堂中的精力可想而知。

        校长的角色到底该如何定位?对此专家表示,校长应做好三个角色:首先是教育者,要“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是管理者,让学校运转健康有序;再次是领导者,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宏观规划负责。泰兴市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做了很好的表率。他在担任校长的三四十年内,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而且,还坚持跟后进生住同一个宿舍,几十年如一日。在对学生状况有了深入了解后,他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观点,既管理学校同时也领导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发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这三个渠道的作用,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利用生活这个渠道进行素质教育。此外,学校还坚持实施后进生验收制度,查到问题及时纠正。蔡林森担任校长期间,学校连续十多年入学率、合格率指标达100%,居全省之首。

        但蔡林森这样的校长毕竟只是少数。据了解,多数校长进行教学管理和改革,不是通过直接授课、跟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实际,而是通过课间巡视、开座谈会、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此,专家坦言,校长不断从外界吸收各种信息和教育理论,并将之内化为学校自己的东西进行管理,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是,校长不能远离课堂和教学,脱离学生,否则,仅仅依靠听到的汇报和舶来的经验来作决策,是对权力的滥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