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的《201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今天公布的《201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对2010年我国海平面变化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去年我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7毫米,其中,山东、江苏和海南沿海海平面明显偏高,分别比常年高82毫米、82毫米和84毫米;天津次之,为71毫米;其他沿海地区介于50毫米到67毫米之间。受气候变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201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时间特征和区域特征明显,渤海、黄海2月份海平面和南海10月份海平面均为近30年来同期最高值;与2009年相比,福建以北沿海海平面偏高,福建以南沿海海平面偏低。专家指出,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7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2.8毫米/年、2.8毫米/年、2.5毫米/年。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洋灾害
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缓发性海洋灾害,其长期的累积效应将加剧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咸潮等海洋灾害的致灾程度。
据介绍,2010年10月,福建沿海海平面异常偏高,高于常年同期174毫米,高于2009年同期91毫米。台风“鲇鱼”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时又恰逢天文大潮、风暴增水与异常高海平面叠加,造成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6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6亿元。
海平面上升使潮差和波高增大,加重了海岸侵蚀的强度。我国海岸侵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和海南等沿海地区的部分岸段。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导致海水入侵,环渤海地区是受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同时,长江口、珠江口的咸潮灾害进一步加重。
引起海平面上升的罪魁是气候变暖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石遂祥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他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30年我国沿海地区气候持续变暖,近10年平均气温与海温较上世纪90年代分别上升0.4℃和0.2℃,较80年代分别上升了1.0℃和0.6℃;平均气压较上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分别下降了0.4百帕和0.5百帕。同时,近10年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较上世纪90年代上升了25毫米,较80年代上升了55毫米。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和陆原冰川融化,导致了海水膨胀,这都直接造成了海平面上升。
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地面沉降,也导致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这也是导致我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应对海平面持续上升
专家指出,海平面持续上升已经不可避免,预计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将比2010年升高80毫米~130毫米。沿海各级政府必须密切关注其变化和由此带来的影响,提早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海平面上升,保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滨海生态环境。专家给出的建议是:
(1)高度重视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工作,根据沿海各地的海平面变化影响特点,采集海平面变化影响信息,对海平面变化影响的重点区域和典型事件开展实地调查,掌握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状况。
(2)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评价和脆弱性区划,科学、准确地评价海平面变化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编修沿海发展规划和有效应对海平面上升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3)在实施围填海等大型涉海工程时,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综合评价海平面上升对海洋动力、生态环境和海洋灾害的影响,保证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在咸潮、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影响严重地区,合理调配淡水资源,兴修和完善水利设施,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安全。
(5)在建设和加固海洋防御设施时,合理选址,充分利用滨海生态系统的防护功能,构建堤防与生态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实现沿海地区的和谐发展。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林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