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4月19日电(记者 魏月蘅、王晓缨)4月19日一大早,光明日报海南记者站出现这样一幕感人的情景:来自海南屯昌县、白沙县、万宁市和儋州市的农民相继前往记者站,感谢光明日报刊登“泥腿子”院长王庆煌的事迹。
屯昌县南吕镇古史村的农民林洋说:“要没有王院长领着专家帮我们村农民种绿色蔬菜,我们哪有钱挣!”“我们靠种辣椒、茄子、苦瓜挣到了钱,盖起了新房……”和他一起来的屯昌县新兴镇南歧村的农民王昌孝接着说。“我们感谢光明日报夸王院长。”俩人一齐说。
“我闺女是海南大学的,昨天打电话告诉我,说在学校看到光明日报上有王院长的相片,还说写了种木薯的事。我让闺女把报拿回家,她出主意,让我来一趟记者站,一要报纸,二来感谢。正是王院长带着李开绵、黄洁等专家来我们村推广华南8号木薯,我们收成可好了!”白沙县阜龙乡天坛村农民高庆多介绍。
“我叫陈振礼,万宁市长丰镇七甲村的普通黎族农民。以前我们村种水稻、槟榔、橡胶等传统作物,日子过得不富裕。我现在种植了30亩香草兰,去年收入32万元,今年又种了30亩,还会挣到钱。现在,万宁像我这样靠种植香草兰发财的农民越来越多。我们当地黎族同胞都非常感谢王院长。”来自儋州市宝岛新村试验农场联昌队的农民高泽来、李庭明、符美花等也纷纷讲述王庆煌院长带领专家帮他们致富的故事,他们希望记者站向光明日报领导转达他们的感谢之意。
又讯 4月18日本报刊登通讯《“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和评论《时代需要“泥腿子”精神》之后,当晚海南电视台播发了这一消息,并对本报通讯作了简要介绍。4月19日《海南日报》在第一版全文转发了《“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并加了编者按语。
两天来,网民跟帖《“泥腿子”院长王庆煌》成为热点。网友Baihhufeng说:“这样的干部现在很少见了,啥都别说,顶!”
网友依米依米2011说:“社会需要‘泥腿子’精神!时代需要‘泥腿子’精神!好样的!顶起来!”
网友Linzhifeng20说:“‘泥腿子’院长是我党干部的楷模,在当代社会应予以大力发扬。”
网友Liujiakou说:“两院精神在‘泥腿子’院长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网友“我是学生家长”说:“热科院确实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指路人、带路人、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