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0日 星期三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选载二

    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作者:谢春涛 主编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0日 09版)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抗战末期,争取怎样一个抗战结果,逐渐成为了中国政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考虑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一经提出,就显示出了巨大的政治吸引力,获得了国共之外广大中间势力的大力支持。10月10日,中间势力最具影响力的政党——中国民主同盟发表政治主张,郑重表示:“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权。”显然,联合政府已成为国民党之外各党派的共同政治诉求。

        其实,早在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主张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就曾向蒋介石建议:“应该在战争还在继续进行的时候,与延安的共产党组成联合政府。”1944年11月7日,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赫尔利到延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进行会谈,双方达成了五点协议,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并颁布及实行用以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民主政策。同时军事委员会应改组为由所有抗日军队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11月10日,毛泽东和赫尔利在五点协议上签字,赫尔利还预留了蒋介石签字的地方。

        然而,国民党对战后中国政局的考虑,与中国共产党的想法截然不同。1945年9月3日,国民党发布《告全国同胞书》,对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未作正面回应。但是,蒋介石在同日发表的广播演讲中却特别强调:国家统一是民主宪政的唯一基础,而要完成国家的统一,唯一的前提就是军队国家化,中共不应再拥有军队,其意仍然是要维护国民党的一党统治。由此,蒋介石为了维护国民党一党独尊的政治地位,极力反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政府主张,赫尔利与中国共产党达成的五点协议也就不可避免地胎死腹中了。

        国民党为了应付国内外舆论,遂提出邀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谈判的建议,而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亲赴重庆与之谈判时,国民党当局却虚与委蛇。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下,谈判最终达成了若干协议,但就在协议墨迹未干之时,国民党却悍然发动对共产党控制区的军事行动,导致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内战局面。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要求国共军队停止冲突,召开包括各主要政治力量代表参加的全国会议,筹商解决内争的办法。同时,杜鲁门还派遣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为特使,前来中国调处国共冲突。可见,此时美国仍然是希望中国避免内战,建立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调处持积极的欢迎态度。但由于蒋介石坚决反对联合政府,马歇尔的调处亦无疾而终,美国最终也只得放弃调处,站在了国民党一边。

        这样,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努力创造的多党制民主蓝图,在内战的隆隆枪炮声中化为乌有。后来,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反省说,“从国民党犯有过错而受到谴责来看,一党制应予摒弃”,“唯一的拯救办法是,更广泛地讲民主,给老百姓以做人的权利”。后见之明,悔之晚矣。而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团结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唤醒了中国社会各界人士,使人们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本质,从而汇聚起广大的民心民力,夯实了战胜国民党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