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俄爱书传统已难留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9日   14 版)

        读书,是俄罗斯人的优秀传统。这个传统在苏联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地铁、公共汽车、公园、剧院休息室,无处不见埋头读书的人。图书馆的阅览室是各年龄段俄罗斯人最喜欢的场所,人们常常要为在图书馆阅览室订到一个座位而排队。

        读书,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休闲甚至娱乐的方式。俄罗斯人家里,不管知识分子还是工人,总是有大量的藏书。他们爱读书,喜欢藏书,珍惜图书。在各种场合,经常能够看到人们把阅读的书放在特制的精美的皮封面里,以免阅读过程中把书弄脏。曾几何时,读书成为俄罗斯的一景,成为俄罗斯人一个标志性特征。

        那么,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俄罗斯人这种读书的传统保持下来了吗?虽然在公交、地铁还能够看到有人读书,但是年轻人读书的场景似乎已经不再。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的冲击、工作压力和五花八门的社会诱惑,读书的传统正在淡化。根据一份社会调查资料,在大学里,书籍仍然是学生首选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书籍在各级教育机构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知识和信息传播工具。但是,在业余时间里,读书的人则越来越少,年轻人宁愿选择其他娱乐和休闲方式,如音乐、网络、电影等等。

        此外,年轻人对图书的疏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文学作品难以满足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不少青年人反映,现代文学作品没有吸引力,经典作品所描述的年代,所反映的思想,当代年轻人又不易理解,也很少引起兴趣。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俄罗斯各界的重视。普京曾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过生日:邀请一些文学家到家里谈心。他向作家道出了自己的担心。根据一份调查显示,2008年竟然有40%的俄罗斯人没有读过一本书。他呼吁作家创作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并允诺政府将扶持文学创作。文学家们认为,保持俄罗斯人读书的传统,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俄罗斯优秀的文学创作传统,用文学的繁荣引领读书的热情。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