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
主要来自于外部动力,比如说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以及就业、社会保障这些问题,实际上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这些诉求迫使事业单位必须改革,必须通过改革来满足群众的需要。也有内在动力——广大事业单位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体现出更多为社会服务的价值。
根据:
改革不是官方砸谁的饭碗,是老百姓决定他的去留。老百姓靠法律管理国家,所以应该用法律来保障所有人的权利和权益得到保障。
如何保证公平:
进行科学分类。通过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强化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共属性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分类,把公共属性进一步明确,让事业单位真正从事公益事业。经济利益较好、公益性相对来说比较弱,就可以完全企业化;对有些担任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行政化分工。其次,要真正使事业单位社会化,前提就是把社会保障做起来。最后,把内部的机制搞活,实行绩效工资制,多劳多得,将单位和人的合作关系变成合同关系。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对事业单位今后的财政拨款,既要支持又要加强监管力度。将来,事业单位一方面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单位,另一方面是受政府监管的单位,从直接管理变成间接管理。
——摘编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做客人民网访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