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我的散文创作之路

    作者:刘上洋(江西南昌)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5日 12版)

        我写散文,纯粹出于一种兴趣和爱好。

        早在上初中时,每当诵读那些名家的作品,我就会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于是不自觉地学着写起散文来。1973年,我有幸上了大学,读的正好是中文系,这又重新激起了我写作散文的欲望。那时大部分书籍禁止出版和发行,我就跑学校图书馆,在书架上搜寻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茅盾、巴金、孙犁、朱自清、杨朔、秦牧、袁鹰、刘白羽、屠格涅夫……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他们,把他们的名作抄下来,汇装成厚厚的一大本,放在小书桌上,作为我学写散文的教科书。

        大学毕业后,我分在了党政机关工作。也许是因为凝聚在心中久久不解的文学情结,使我不由得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就是在从政的同时能不能搞点文学创作呢?于是,我也试着拿起笔来,利用工作间隙写点散文。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经过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没想到在散文创作的园地里竟然收获了一点点自感欣慰的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散文的写法也春意盎然、不拘一格,尤其是青年新锐散文和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不仅使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而且大大地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我从中受到启迪,一个人的散文要有生命力,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于是,我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在散文的写作中引入了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把描写的生动性和理论的思考性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散文在给人以艺术愉悦的同时,又给人以理性的启示和思想的力量。

        写好散文,还必须具有独特的眼光,倘若人云亦云,哪怕文字再华美,也只能是一篇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所以,我尝试着用自己的眼光去观人观事,察人所未察,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找出新的答案,在别人熟悉的风景中发现新的风景。在罗马,人们看到的是废墟,我看到的是辉煌;在东京,人们看到的是停滞的繁华,我看到的是隐藏在这种繁华深处的人的精神危机;在滑铁卢,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打了败仗的拿破仑,我看到的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开罗,人们看到的是金字塔的雄伟壮观,我看到的是野蛮和罪恶铸就了人类初期的伟大文明;在好望角,人们看到的是殖民者的血腥扩张和两洋交汇的壮景,我想到的是中国人为什么没能绕过这个角,以及东西文明最终将汇为一体的人类大同世界;在哈尔滨,人们看到的是冰雪节的恢弘和壮美,我看到的是人造冰雪和某些重大发明将给人类制造毁灭性的灾难……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 

        散文要“大”,这也是我在创作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散文要崛起,就一定要跳出“小天地”,让自己“大”起来。这种“大”,首先是散文创作的题材要大,表现手法也要“大”,给人以登高望远、大气磅礴之势,就是小题材,也要小处着笔,大处着眼。在文化大散文这面旗帜的导引下,我也在散文创作中努力朝“大”的方向前行。这些年,我试着写了一些重大题材的散文,如剖析俄罗斯两重性格的《双头鹰的国度》,描写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高路入云端》,反映江西人文化性格的《江西老表》,描绘九江壮丽山川和人文历史的《九江赋》等。在一些小题材的散文写作中,我也力图从小处切入来体现宏大的主题,如描写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一张小桌和一首名词》。

        当然,要创作出优秀的散文,光注重文学功底和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散文写作也是如此。在机关从事的文字工作迫使我大量地阅读政治、理论、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和科技等方面的书籍,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辩证思维能力。这些对我的散文创作都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使我在写作时能够由表及里,由事及理,引发多种思考、感悟、哲理;同时产生丰富的联想,由政治到经济,由文化到科技,由现实到历史,由今天到未来,由中国到世界,作品也变得更为开阔;写作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则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时代本质,从而引发共鸣。

        这些是我创作散文的一些感想,我希望借此文和广大热爱散文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并望予以批评和指正。散文陪伴着我走过了大半生,它带给人的快乐是无以名状的。我真诚地希望更多人走进散文的世界,通过这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文体,抒发自我、认识世界。

        (作者为散文家,任职江西省委) 

        我写散文,纯粹出于一种兴趣和爱好。

        早在上初中时,每当诵读那些名家的作品,我就会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于是不自觉地学着写起散文来。1973年,我有幸上了大学,读的正好是中文系,这又重新激起了我写作散文的欲望。那时大部分书籍禁止出版和发行,我就跑学校图书馆,在书架上搜寻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茅盾、巴金、孙犁、朱自清、杨朔、秦牧、袁鹰、刘白羽、屠格涅夫……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他们,把他们的名作抄下来,汇装成厚厚的一大本,放在小书桌上,作为我学写散文的教科书。

        大学毕业后,我分在了党政机关工作。也许是因为凝聚在心中久久不解的文学情结,使我不由得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就是在从政的同时能不能搞点文学创作呢?于是,我也试着拿起笔来,利用工作间隙写点散文。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经过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没想到在散文创作的园地里竟然收获了一点点自感欣慰的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散文的写法也春意盎然、不拘一格,尤其是青年新锐散文和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不仅使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而且大大地拓展了散文的创作空间。我从中受到启迪,一个人的散文要有生命力,必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于是,我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在散文的写作中引入了逻辑思维、理论思维,把描写的生动性和理论的思考性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散文在给人以艺术愉悦的同时,又给人以理性的启示和思想的力量。

        写好散文,还必须具有独特的眼光,倘若人云亦云,哪怕文字再华美,也只能是一篇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所以,我尝试着用自己的眼光去观人观事,察人所未察,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在前人已有答案的地方找出新的答案,在别人熟悉的风景中发现新的风景。在罗马,人们看到的是废墟,我看到的是辉煌;在东京,人们看到的是停滞的繁华,我看到的是隐藏在这种繁华深处的人的精神危机;在滑铁卢,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打了败仗的拿破仑,我看到的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开罗,人们看到的是金字塔的雄伟壮观,我看到的是野蛮和罪恶铸就了人类初期的伟大文明;在好望角,人们看到的是殖民者的血腥扩张和两洋交汇的壮景,我想到的是中国人为什么没能绕过这个角,以及东西文明最终将汇为一体的人类大同世界;在哈尔滨,人们看到的是冰雪节的恢弘和壮美,我看到的是人造冰雪和某些重大发明将给人类制造毁灭性的灾难……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 

        散文要“大”,这也是我在创作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散文要崛起,就一定要跳出“小天地”,让自己“大”起来。这种“大”,首先是散文创作的题材要大,表现手法也要“大”,给人以登高望远、大气磅礴之势,就是小题材,也要小处着笔,大处着眼。在文化大散文这面旗帜的导引下,我也在散文创作中努力朝“大”的方向前行。这些年,我试着写了一些重大题材的散文,如剖析俄罗斯两重性格的《双头鹰的国度》,描写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高路入云端》,反映江西人文化性格的《江西老表》,描绘九江壮丽山川和人文历史的《九江赋》等。在一些小题材的散文写作中,我也力图从小处切入来体现宏大的主题,如描写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一张小桌和一首名词》。

        当然,要创作出优秀的散文,光注重文学功底和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散文写作也是如此。在机关从事的文字工作迫使我大量地阅读政治、理论、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和科技等方面的书籍,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辩证思维能力。这些对我的散文创作都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使我在写作时能够由表及里,由事及理,引发多种思考、感悟、哲理;同时产生丰富的联想,由政治到经济,由文化到科技,由现实到历史,由今天到未来,由中国到世界,作品也变得更为开阔;写作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则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时代本质,从而引发共鸣。

        这些是我创作散文的一些感想,我希望借此文和广大热爱散文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并望予以批评和指正。散文陪伴着我走过了大半生,它带给人的快乐是无以名状的。我真诚地希望更多人走进散文的世界,通过这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文体,抒发自我、认识世界。

        (作者为散文家,任职江西省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