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怀感恩之心 做高尚的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5日 10版)

        北京大学法学院2008级本科生 郭立伟 :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大学生今天捐一次款、做一次志愿服务很容易,但是能够像河北农大果树专业同学那样把一件好事做15年很难,带动一个集体坚持十数年做一件好事并且还将继续坚持就更难。坦率地说,今天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一些同学,做事情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缺乏体谅。河北农大26名同学却用他们15年的坚守给我们划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让我们钦佩的同时,更让我们反思。即便不能如他们那样对病逝同学的父母尽孝,至少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怀。即便不能一辈子做好事,但至少常怀一刻感恩之心、助人之心。少一点浮躁与空虚,多一点踏实与执着;少考虑一点个人得失,多一点奉献他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美好品德,不断有优秀大学生个人、集体以他们的光辉事迹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河北农业大学93(01)班的学长们就是其中的典范。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引导之下,在先锋模范的感召之下,许多大学校园中见义勇为的事迹,献爱心帮助同学战胜困难的行动,赴贫困地区支教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活动已蔚然成风。以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为例,几年前历史学系2006级一名本科生隐患骨癌截肢,许多同学纷纷捐款,鼓励他战胜病魔。在同学们的关怀下,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并且以专业成绩第一名保送本校研究生,受到校长通令嘉奖,成为北大校内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另外,许多学校也有很多学生社团,长期以来不辞辛苦地从事义务支教工作,许多大学生把青春奉献给了中西部贫苦地区的基础教育,但是也如河北农大的同学一样默默无闻,持之以恒。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面旗帜,我们心中的一座座丰碑,他们激励着我们,感召着我们,让青年一代得以将团结助人、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光大。

        每个人在看到这26位同学的事迹,想到他们15年如一日的坚守的时候,都是充满钦佩和感动的。河北农大同学的事迹,映衬出了世间最珍贵的感情,证明了当代青年人能够经得起种种考验,能够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给当代青年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高尚,如何区分善恶美丑,坚守我们心中的道德良知,怎样担当起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我们今天在这里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更要从心底许下庄重的诺言:学习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信守承诺的品格。大学生群体不仅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培养全面的能力,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做一个有用的人;更需要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满,从优秀的学长身上、从社会中的道德模范身上汲取养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升自己的德行品味,学会造福他人,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践行诺言,做一个有益的人。

        学习河北农大26名同学的团结互助精神,打造大学生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我们钦佩93(01)班这样优秀的集体,我们要继承学长们这种精诚团结的作风,关心身边同学的困难冷暖,齐心协力、互相帮扶,发挥班级在集体育人、集体助人方面的作用,把我们的班级打造成大学学习生活的坚强堡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