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9日 星期六

    山东农村老手艺:

    土玩意儿?你可别小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9日 04版)
    博兴民间艺人耿延祯剪纸:三国之五虎上将
    菏泽农民正在用老手艺编制土布
    郯城县手艺人吕士明用柳条编制他的“宝瓶”
    (上图均为资料照片)

        行走齐鲁,记者发现一些“土玩意儿”,诸如柳编、剪纸、杂技、皮影、土陶、扑灰年画等很多“山东手艺”,正成长为山东省现代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手工文化产业已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工艺品牌。农村老手艺不仅走进了现代新生活,而且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老手艺走入新生活

        今年年初,在中国美术馆的开年大展中,观众看到的是风筝、土布、草柳编织、中国结、年画等土得“掉渣”的4000多件农村“土玩意儿”。但就是这个“土”展览,在其后的10多天里,竟吸引了众多的艺术界、学者和外国友人。

        这个开年大展就是《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它凸显的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审美加实用。山东的决策者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仅放在博物馆“养老”,更要让它们焕发青春,要让它们进入生产领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要知道这小小的手工艺,2009年竟然带来千亿的总产值,还带动了150万人就业。以传统文化产业为载体做产业,山东在这方面无疑是榜样。

        潍坊杨家埠风筝、年画,临沂柳编、红花乡中国结,曹县桐杨木艺、鄄城土布、巨野农民工笔绘画等手工艺品的作者都是农民,是他们把这些带着乡土气息、取用自然材料的手艺品带入城市生活,并且使这些手工艺品走进了国内最高艺术殿堂,同时也让农民靠生产传统民间技艺走上致富之路。

        有着“中国柳编之乡”之称的临沂,柳编手艺产业是在农民祖辈“打柳编筐”自给自足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文化产业,至今已成为当地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区别于传统柳编农用、日用筐篮的功能和样式,当代柳编因取材天然、手工制作,满足了人们对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新需求,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消费品。目前开发出的家居用品、装饰用品、文房用品、家具等,已有300多小类、10000多个花色品种。

        “潜藏着艺术的种子”

        阳春三月,在鲁西南的一个宅院里,记者看到一位大妈正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梭子在她手上来回穿梭,脚下踏板上下交替,浑然一体的动作就像弹钢琴。

        这就是菏泽市鄄城县的传统手艺,被当地人称作“老土布”、“老粗布”。巧手的农村妇女们,已经对复杂的织造流程全然不在意。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主工序可以概括为15道,既是一个技艺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利用这结构简单的织造工具,鲁西南的农村妇女,将一团团洁白的棉花变成色彩斑斓的棉线,又神奇地幻化出1990多种绚丽的图案。

        “老粗布”因织工精细、绚丽多彩极似织锦,而被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目前鲁锦及其制品已成为国际纺织市场的抢手货,畅销欧美及亚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持《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这一项目的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传统手艺里保留了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们要使民族的文化基因激发新的创造力,形成现代生活的表达和应用,避免被同化、被遗忘。

        他认为,农村手艺中潜藏着艺术的种子,在未来发展中,不排除手艺会走向纯粹的艺术创作,甚至诞生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王世农表示,传统手艺元素,再加上现代生活理念,方能体现当代的生态观和新的情怀。

        “小手艺”与“大产业”

        “低碳、环保、生态的生活理念,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民间工艺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潘鲁生说。有意思的是,很多手工艺品,过去畅销五大洲,从去年开始,内销首次超过外销。

        手艺创造财富,创造的不只是物质的财富,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财富。“山东的柳编手艺的产业已经很具规模,编花篮的手艺人现在一个月能挣到2000元,生活上了一个台阶。有了手艺活,农民在家就可以完成工作,不用外出打工了,这个产业就稳定了。农民能在自己的家园中去培育自己的手艺,就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现在农民工到外地做产业工人,技术要从头开始学,浪费了自己本身的手艺,不如在家乡做自己擅长做的手艺活。”潘鲁生说。

        传统手工艺要想在困境中求得新生,实现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产业的有效对接,除了政策的扶持,农村手工艺自身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和市场接轨。有资料显示,菏泽巨野有4个工笔画专业镇、20个专业村、322个专业户、40多家农民书画协会;曹县现有各类桐杨木工艺产品经销公司5500余家,85%的农户、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从事桐杨木工艺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潍坊杨家埠,全村51.5%的人口在从事风筝、年画生产与经营,去年销售额达3511万元。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