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9日 星期六

    王有德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9日 04版)

        据新华社银川4月8日电(记者 刘海)初春的西北大地,乍暖还寒。黄色的山峦绵延起伏,风起处尘土飞扬。一位清瘦的老人和职工顶着风沙挥锹植树,“发扬劳模精神,绿化灵武山川”的横幅矗立在风中……带头植树的老人名叫王有德,他就是每年以3万亩的进度为沙漠披上“绿装”、创造治沙奇迹的“全国治沙英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今年3月,白芨滩管理局拿下了一块“难啃的骨头”——雁脂山绿化工程,绿化面积4000亩。这是今年灵武市第一个启动的绿化工程,也是连接灵武与宁夏“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绿色生命线。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先后有4家单位承揽过这里的绿化任务,都以失败告终。

        “现在正是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时刻,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王有德说,同时开展的还有7项绿化工程和13项常规治沙造林工程,“宁可掉下10斤肉,不让工程落了后。”王有德立下军令状:“栽一片,绿一片;绿一片,美一片。这一次我们花的本钱大,下的决心比本钱更大。”

        其实,王有德与沙漠的抗争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

        王有德1954年出生于宁夏灵武市一个回族家庭。曾经水草丰美沃野千里的家乡是他儿时的乐园,可随着过度放牧,土地植被退化,风沙一天天逼近家园。十几年里人们背井离乡,前后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200多种动物随之消失……

        1985年,王有德调任宁夏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面对的却是一个没有想到但可以理解的林场——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粗放管理和陈旧观念,生产已多年徘徊不前,职工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生活十分贫困,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调走。  

        “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让沙漠绿起来!”深入调研之后,改革林场现状的动力和改善职工生活的使命感开始汇聚成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在王有德心里萌动。

        “要使林场彻底摆脱困境,必须从管理上动手术!”他力排众议在林场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当年,全场完成造林5093亩,减少抚育成幼林费用2.5万元,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白芨滩林场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转。

        为了筹集治沙经费,王有德顶着压力四处贷款筹钱建实体,柳编厂、机砖厂……沉寂多年的场子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从1976年到林业系统工作至今,王有德和植树造林打了30多年交道,他记不清自己种了多少棵树,造了多少片林,但他清楚地记得这些树什么时候需要防虫治病,什么时候该施肥浇水,长年累月,他的指甲缝里钻满了抠不出、洗不净的泥土,身上是抖不尽的沙子。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步行八九公里,往来于各个绿化点之间,口袋里一直揣着剪子,可以随时修剪树枝;包里装着锯子、卡尺、手电筒,方便晚上装卸苗木;饿了就将就吃一口,困了,就凑合睡一宿。”白芨滩管理局副局长魏蒙说。

        “爱场如家、爱林如命。”王有德这样诠释白芨滩精神。2007年4月,王有德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治沙人。2009年,王有德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昔日黄沙满天、生态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林场,如今已是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白芨滩管理局职工人均收入达到3.3万元,比上年增长2960元,大多数职工都住上了漂亮的小楼房。

        链 接

        ■电影剧本《白芨滩》

        由鲁迅文学奖得主郭文斌等人创作的电影剧本《白芨滩》,以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的同事郑晓兰的回忆及画外音为线索,采用倒叙穿插讲述等表现手法,讲述了以王有德为主的白芨滩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二十余年顽强治沙的奋斗历程。(本报记者 罗旭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