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7日 星期四

    一个郭明义变成千万个郭明义

    郭明义爱心团队遍布全国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07日   01 版)

        本报沈阳4月6日电(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勇)上周末,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依然一派繁忙,30多名演职人员紧锣密鼓赶排话剧《郭明义》,迎接4月中旬的首演。“用郭明义精神,排《郭明义》话剧”,先后四次到矿山体验生活的郭明义扮演者李跃民,指着墙上这幅标语对记者说:“郭明义就像一团火,让每一个接触他的人都感到温暖,并不由自主地传导这份热。”

        3月5日,在郭明义爱心团队全国学雷锋鞍山主会场,李跃民第一个伸出胳膊,献出400毫升血;《郭明义》剧目成员也纷纷慷慨解囊,捐款3万余元。据郭明义爱心团队负责人聂振勇介绍,去年以来,郭明义事迹报告团先后在全国十多个城市作巡回报告,每到一地都会掀起一股爱的洪流,志愿者们纷纷加入郭明义的爱心团队。2010年8月以前,爱心团队只有鞍山地区的5800多人,如今已遍布全国,超过16000人。累计捐款140多万元,在新疆、重庆援建两所小学,资助特困学生2000多名。

        重庆市黔江区水田乡石郎村6岁男孩张猛,为照顾瘫痪父亲,上学第一天就向老师申请“允许迟到早退”。郭明义在报纸上读到这则新闻后,当即与本公司爱心团队成员高微约定,每人每月给小张猛寄100元。去年10月13日,郭明义到重庆作报告,小张猛和他的老师在报告会结束前赶到会场,同郭明义见了面。得知石郎村小学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上下学要走三四个小时山路,郭明义回到鞍山就张罗为石郎村建设一所寄宿制小学。12月9日,“郭明义爱心团队”跨越千山万水,将50万元捐款送到水田乡中心小学,山城重庆立即掀起了一股学习郭明义的热潮,江北区绿叶义工、红领巾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纷纷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大队,截至目前,共为彭水、酉阳、秀山、四川宜宾、云南泸沽湖等地捐款55万元,帮助近千名贫困学生重返课堂,为130名山区留守儿童、社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

        去年11月30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参加了郭明义事迹报告会后,员工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郭明义本人并不富裕,却为社会承担了那么多责任。作为央企职工,我们怎能无动于衷?”3000多名团员青年,短短的十几天时间,捐出善款13万元,亲自送到了郭明义爱心团队长期资助的白血病患儿殷懿和严涵手中。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48周年纪念日,郭明义向全国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发出了“奉献爱心,担当责任,构建和谐”的倡议,一时间,北京、重庆、新疆、江苏、四川等十几个省区市应者如潮。鞍钢矿业公司分队为白血病患儿捐款21万元;中国神华集团及下属的宁煤集团和神东集团为救助白血病患儿捐款10万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为爱心团队捐款1.6万元;辽宁华源风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分队为患病儿童捐款2万多元,献血2万毫升;一位来自北京的民营企业家,为爱心团队捐款12万元,不仅不肯透露姓名,连公司的名称也不肯说。他说:郭明义默默奉献了30年,同他相比,我做这点小事,不值得张扬。

        以前人们常说郭明义傻,可到后来,为什么好多人都心甘情愿地和“傻子”站到了一起?鞍钢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杨靖波说:“说白了,就是啥事老郭自己都做到了,大家看在眼里,服在心里。”郭明义工作28年收入29万,他捐出去12万;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他只有一个女儿,却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郭明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仅成了女儿的教科书,也成了全社会的榜样。

        郭明义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加入他的爱心团队,是什么让他拥有了非凡的号召力。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说:“郭明义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郭明义”。雷锋第二故乡——抚顺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国强说:“在这个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时代,发现普通百姓身边的雷锋,捕捉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人民网曾推出一个大型网上调查,面对调查问题“如果身边有郭明义这样的人要求您加入爱心团队,您会加入吗?”有70.9%的网友表示会毫不犹豫地加入。

        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答案是把自己融入大海里。郭明义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得到1700多名矿工和社会各界响应,占鞍山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1/3;他多次号召无偿献血,近千人累计献血30万毫升,捐献造血干细胞样本3000多例;他发起成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目前已汇集了300多名成员,成为中国最大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组织。他用自己恒久的坚持和无私的奉献,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生命宽度,也引领整个社会文明跃上新高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