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7日 星期四

    专家观点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07日   16 版)

        马未都:

        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

        收藏变成了投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一次次天价拍卖的背后,也看得出今天财富对艺术品的伤害。艺术品作为人生消费是顶级的消费品,作为投资却是顶级风险的投资品。

        余丁:

        中央美院教授

        许多国际炒家看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借助资本运作的方式炒作中国当代艺术品,让跟风的中国买家在天价位置上接手,日本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用高价购买了大量的天价作品,但从此再也没有找到愿意在更高价位接盘的人。那些刚刚走进收藏市场,还不了解游戏规则的新买家,最容易重蹈覆辙。

        赵力: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主任

        2010年一些市场研究者也开始将国内书画市场的价格暴涨,归因于从房地产、股票市场流出资金的入场。虽然目前仍没有系统的数据支撑,但是从2010年上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相较2009年下半年的资金增量为100亿元,预计全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资金增量为200亿元,接近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国内艺术品市场成为资金流入方向的结论。

        许钦松:

        中国美协副主席

        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在我国尚处于没有垄断与监管的初级开放状态。要在规范、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一是要做好相应的战略研究与发展规划。二是以艺术品资产化、产权化、金融化为主线,规范以艺术品份额化、证券化为主体的资源要素性资本市场。三是积极创新与引导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民间资本投资的形式与主体培育。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跨部门工作委员会,搞好相关市场的政策与监督的协调工作。

        姚志忠:

        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属性正从收藏性市场向投资性市场迈进。艺术品的产业链上布局着画廊、拍卖行、古董店、文物市场、博物馆、收藏家、评论家和传媒等众多环节。同时,在产业链的边缘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一些拍卖企业已经开始搭建起诸如艺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艺术馆等完整的艺术品投资服务架构,试图深度分享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成长果实。

        西沐: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

        只有全球化的艺术品资本市场,才会出现全球化的艺术品市场;只有完善而强大的资本市场,才会推动产生具有国际水准的艺术品市场,中国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世界艺术中心。目前,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资本的影响。首先,需要迅速建立艺术品资本市场的理论体系。其次,需要考虑设立相关机构、制定配套政策,建立相应的权威指导管理及监管机构,建立一个广泛的相互支撑的国际化艺术品资本融资渠道和网络。

        梅建平:

        长江商学院教授

        中国的拍卖法需要进一步修改,健全法律、加强执法力度是必须要重视的地方,以便与国际接轨。比如拍卖行拍假,拍卖行人员有内外勾结现象,只要有足够证据,拍卖行和相关人员必须被严厉惩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信誉和投资者的信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