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红色微博了吗?”在华中农业大学,上“红色微博”如今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党员孙宇腾每天的“必修课”。在这片天地中,孙宇腾和他的同学们不仅吸收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还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80后”、“90后”成为高校学生党员主力军的今天,如何将红色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学子自身特点相结合,构建学生党建的新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方面,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土管学院党委做出了探索。
“红色微博”开启党建新渠道
网络,是新时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土管学院党委紧扣时代脉搏,主动将党建工作渗入网络,携手新浪网建立我国高校首个以党建为主题的网络教育阵地——“红色微博”。除此以外,还创建了研究生党建网“狮山红叶”,每个教工和学生党支部都有专门的党建QQ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党员陶凯是“红色微博”的管理员。他说,“红色微博”为自己打开了一扇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窗口,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他本人特别喜欢“神州扫描”和“狮山光影”栏目。在这些贴近生活的栏目中,既有引人思考的文字,也有赏心悦目的图片,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刻板印象,在保持严肃严谨的同时增添了活力。“红色微博”上线以来,已发表微博近900条,参与者超过2400人。
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经管土管学院还大力巩固拓展常规党建渠道:通过教师讲党课,学生“读经典、讲经典”和学院党务工作者引导点评、大学最后一堂党课等形式,坚持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课堂教育;分别在学院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建立教职工和学生党员活动室及“狮山书院”,每年投入10万元购买各类理论书籍和音像制品,常年向党员开放,有力保障了党员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武汉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地建立党员实践教育基地。这些“阵地”的建立,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有着共同的逻辑起点、载体平台和最终目标。经管土管学院党委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了全体师生员工党的基础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培优教育、党员发展对象的考察教育、预备党员的实践教育和正式党员的党性教育等分层次、递进式教育体系,坚持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交流学习心得与领导点评相结合、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心组成员坚持对学生党员开展“七个一”经常性教育,即每天下一次责任区、每周做一次自我总结、每半月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每季度听一次形势报告、每学期参加一次理论研讨、每学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力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学生党员陈瑞楠就是“红色武装”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她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和读书活动,经常阅读《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并利用课余时间啃完了《资本论》原著。她坚持每周写一篇党务日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学期间党支部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活动、每学期一次的理论知识测验,在给我压力的同时让我受益良多。”
实施“红色领航工程”
对于思想活跃的大学生而言,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学院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党员先锋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树先锋形象,做五员标兵”活动,号召全体党员争当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员、成长成才的示范员、学习生活的服务员、优良学风的监督员、和谐稳定的促进员,使全体共产党员真正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思想引领、主动服务、榜样示范、灵魂塑造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全面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方向。
为了主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倡导教师党员“串学生门,知学生情,解学生难,暖学生心”;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一名党员结对帮扶一名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习困难或就业困难的学生;深入开展榜样示范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110服务岗”等,大力开展“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榜样示范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热爱党、拥护党、向往党,积极争取入党。青平教授是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之一,他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凡是他的课堂,学生的听课积极性都空前高涨。他经常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创办了“达尊讲坛”,亲自走上讲台为学生解读毛泽东思想。学生活动,他每次必到;学生就业,他主动推荐;学生遇到困难,他倾力资助。教师影响学生,学生相互感染,良好氛围在“红色领航工程”中逐渐形成。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党员赵孝然坦承,他之所以申请入党,就是因为优秀党员教师的率先垂范和党员学长的先锋形象给了他无穷动力。
“三维立体化”红色实践教育
党性修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党委采取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构建了以典型教育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红色教育为主的认知实践、以党性历练为主的角色实践等“三维立体化”红色实践教育过程体系:通过组织党员观看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录像、听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走进红色圣地井冈山和延安等多种途径,让党员在亲身体验中受教育受感染;广泛开展党组织活动立项工作,经常组织全体党员读经典、学党史、唱红歌、走红色之旅,让党员在红色文化洗礼中,接受教育,净化灵魂,提高认知水平;鼓励党员参与“党员示范岗”、“党员110服务岗”等角色实践活动,“有困难找党员,你有困难我帮忙”,让党员在实践中进步,在服务中成长。
继徐本禹之后,全院先后有8名学生党员接力前往贵州山区支教,奉献爱心和投身公益事业蔚然成风。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田甜,现在已经圆满完成了在贵州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支教任务。回首自己的支教道路,田甜将其视为在校期间青年志愿者活动、党员爱心工程等经历的延续和升华。她曾经在徐本禹创办的红杜鹃爱心社工作,支教之前她曾经利用假期到贵州山区开展过社会实践,正如她在支教日记中写到的:“在大学期间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与支教结缘,实践让我成长,实践让我作了一个终生难忘且永不后悔的决定。”
“红色摇篮工程”打造精神家园
学院党委努力将基层党支部打造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成为具有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家园,实现“一个支部一团火,一个党员一盏灯,照亮身边一群人”的目标。为此,学院党委搭建起“知行苑”师生交流平台,组织党员教授深入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导学导品导人生;设立学生人生导师,教工党支部及全体党员与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结对子,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党员同切实服务学生成长结合起来,通过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启迪学生,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广大青年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党组织的信任和依恋。
党的十七大代表、CCTV感动中国人物、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徐本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照亮身边一个个党员,一个个积极分子,一个个共青团员。这些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又以他为榜样而行动,继续照亮别人,从而构建起一处处闪闪发光的“红色阵地”,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2010级新生中,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92%。会计学专业学生牛凡,家境较好,入校时家里为她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护送队伍”。因为是第一次离家住校,加之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长离开时还哭鼻子。而在班主任老师和党员的教育引导下,她逐渐适应了独立生活和集体生活,并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大二上学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身为学院团委副书记的牛凡,已成为学校“党旗照耀我成长”的典型代表。
经管土管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2010年底,全院共有学生党员923名,其中本科生党员685人,占本科生总人数的20.5%,研究生党员265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3%;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院党委书记相继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组工干部、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有1名学生党员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有两名党员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生政治辅导员标兵,有1名党员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有1名党员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生干部。近三年,经管土管学院学生党员考研录取率分别占总人数的85%、86%和89%,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中的获奖比例是其他学生的3倍。
本报通讯员 关桓达 王平祥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夏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