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万阜乡,来自浙江日报的记者俞佳友有多重“身份”。
有喊他“俞书记”、“俞乡长”的,这是官称,因为他是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兼任万阜乡党委副书记和乡长助理。有喊他“小俞”、“俞师傅”的,还有喊他“老俞”的,尽管他只有37岁。还有的称他为“俞记者”,更有甚者直呼“俞记”。
而俞佳友给人的直接印象,却是一身“土气”:个头不高,衣着朴素,皮肤黝黑,板寸发型,面容憨厚,眼神诚恳,笑声洪亮,见面就自来熟,说话时嘴角习惯性上翘,一开口就是“兄弟,辛苦了!”
就是这么个人,在万阜乡老百姓心里树立了一个新的观念,“有困难,找记者!”柘垟村种植大户刘宝兰说话间声音突然抬高八度,大拇指伸得老高。
他哪来的这般深厚的群众基础?身边的人描述他有三个“属相”,或许从中可以找到初步的答案。
对大地的情怀像“牛”一样,勤劳忠诚
“他跟牛一样,有使不完的劲。”同事丁原波感觉俞佳友这个人不可思议。
2007年钱江潮发生卷人事件,俞佳友在打捞现场蹲守了两天两夜,拿出了6个版的独家报道;2008年初,杭州遭遇冰雪灾害,他从家里踏雪徒步6个小时走到报社,一路采访还帮人推车;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一去就是10多天……
一身牛劲的俞佳友,在田间地头更是如鱼得水。
早在老家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机关报工作期间,他一个人就来了个“百村行”,用一年多时间把全县的村庄走了个遍,写了上百篇稿子。
尽管后来进了大城市,对农村的眷恋之情却不曾改变。当看到报社发布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招聘通知时,他没有犹豫就报了名,顾不及和爱妻、小女做个商量。
刚到万阜乡,他发现有村民正在用蔬菜喂猪,“心疼死了”。因为他知道,这里平均海拔500多米,气候凉爽、无污染、病虫害少,种植的蔬菜营养价值高。
村民告诉他,菜5分钱一斤,不如喂猪。他坐不住了,跑农业部门要技术指导,跑工商部门要申请蔬菜商标,发动致富能手办起干菜加工企业,还亲手设计包装盒,“以前卖菜就拿个黑塑料袋子装,那怎么行?”
声势越来越大。青田县是侨乡,华侨们就喜欢家乡的口味。精明的商人就把干菜专卖店开到了海外。
俞佳友发挥身为记者的优势。“神机妙算的明朝国师刘伯温没想到,在他身后635年的今天,以高山效益农业为主的刘基菜园产业全面启动,还在意大利开出第一家干菜专卖店。”这篇题为《青田干菜卖到意大利》的小稿,正是他的大手笔。
如今,5分钱一斤的茄子卖到了3.7元,辣椒是1.7元,“去年有卡车在我们万阜空着回了,销路就是这么好!”俞佳友的口头禅是“我们万阜如何如何”,他不把自己当外人。
“种养大户评选,乡里出台办法”,“华超群养鸡2000多只,要扶持”,“基础设施是边远地区建设之重,做事一步步来”……这是俞佳友手头笔记本上的内容,他用了半年时间,把全乡家家户户的情况摸了个底朝天。
村民没见过这样的“农民记者”,当去年他任期满了要离开时,大家舍不得,一封要他续任的联名信邮到了浙报集团。他留恋西湖边的美景,妻子吴飞梅戴着1250度的眼镜,需要他照顾。“天平”左摇右摆,结果他一咬牙,留到了现在。
尽管乡里连个饭馆也没有,住的地方还是跟人合租的,停电是家常便饭,但俞佳友乐此不疲地走在乡间小道上,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望奔波着。
“18年来,从战士到记者,从都市报到党报,从省城到山区农村,虽然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的方法没有变,为民服务和呐喊的宗旨没有变。”俞佳友说,农家弟子的本色是他的“胎记”。
对新闻的敏感像“狗”一样,鲜活有力
“你说我老师是不是属狗的啊,嗅觉怎么那么灵敏?”俞佳友曾经带过的实习生蒋婕到现在还纳闷。
俞佳友有个本领,面对新闻素材,他总是能挖掘出最有价值的细节,打动读者。而他的新闻冲动与无聊、八卦不相干,他只关注“民生”,只为老百姓的疾苦鼓与呼。
“写稿子要‘手高眼低’。‘眼低’,指的是要善于在基层一线发现新闻线索,要判断你面前的到底是金子还是沙子;‘手高’,指的是写作要立意高,不能平平地就把一个事说了,要有点特别的东西。”秉承这样的“新闻观”,俞佳友在新闻战线上摸爬滚打了18年。
被派驻万阜乡工作,俞佳友没有写稿任务。但他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笔,“不写稿子手就痒”。
万阜乡是山区,明朝国师刘伯温的故里,地处偏僻,出外只有一条盘山公路,“望山跑死马”,经济落后。俞佳友听说乡中心学校有些孩子生活艰难。他有意来到这里,特别是2009年冬,切身的感受让他眼圈泛红:“大冷天的,好多孩子没有手套,没有袜子,一支铅笔要用一个学期。”
他要通过写稿来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这些孩子。但他没有立即动笔,而是不断地观察、走访,以求找到最佳的触动点,“大事面前看细节”。当发现有个男孩的鞋没有底时,他再也坐不住了,流着泪,题为《冰冷教室里孩子的鞋没有底》的报道一挥而就,发表在浙报集团下属的《今日早报》上。
他的读者也坐不住了,爱心不断地涌来:杭州1400多名交警捐款捐物,84岁的老爷爷送来300元,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女士汇入3万元……
他持续跟进,一天一篇稿子,告诉他的读者这里的食堂大冬天透着风,住校的孩子盖的被子很单薄,还少了个运动的地方……不到一个月,这里所有的孩子从头到脚一身新,学校还建起了操场、图书馆和电脑室。
俞佳友通过自己的笔,还为万阜乡18岁的骨癌患者募捐到11万多元的善款,给患白血病的小患者打气,为上百名老人和孩子在家门口找到机会进行免费眼科检查……
“有人说俞佳友看起来有点‘土’,但真正了解他就会觉得,他一点也不土,他善于利用媒体力量、信息优势和策划能力,呼吁社会的关注,使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真正得到帮助。”对于这位爱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高海浩赞誉有加。
对人生的态度像“虎”一样,敢于担当
1974年4月出生的俞佳友,本属虎。
他曾经是一名战士,部队培养了他独立、坚强的意志,伴随一生,融入日常点滴。现在,他办公时坐的沙发椅上垫着一块木板,“这样坐着舒服”。
2009年2月24日,他驱车首度赶赴万阜乡。由于路不熟,临近万阜的道路又不畅,他走了将近一天。途中,老家来电话说舅舅去世了,他很难过,如果掉头赶回广丰,不过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但他想到既然已经说好了要去报到,哪能半途变卦?
“做事不给自己留退路,既然说了要来万阜扎根一年,就逼着自己要做好!”俞佳友这样回望当初的决定。
去年11月的一天,俞佳友从万阜赶往杭州。路上下雨,晚上九点才进家门,哪知道接到电话说明天县里临时要开会,正是他主管的领域。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妻子和孩子的高兴劲还没有缓过来。他要连夜赶回,吃了碗面就出发了,凌晨两点才到县城。
“没办法,只能是理解和支持。当初一心要跟他,就是因为他敢于担当。”妻子吴飞梅说。他们结婚时,吴飞梅大学毕业,是公务员,俞佳友刚退伍,还在老家小县城当小记者。她看中的,正是俞佳友身上的一股虎劲。
3月16日晚,当得知第二天有记者要来采访时,有村民挂出“俞佳友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类的横幅。在县城的俞佳友得知,连忙打电话要他取下,“你对我好,我还不知道吗?但是比我好的人多得很……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们报社领导不支持,社会上没有那么多好心人,我能做什么……你把横幅拿下来,单独送给我好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只是个普通人啊!……”他在慢慢地磨。
这位村民看来不甘罢休。俞佳友怒了,起身,皱眉,大喊:“莫名其妙!是男人就干脆一点!我说过的不再重复,下回见了都不理你!”
第二天,这条横幅没见着,倒是另一条挂着,“为国为民的好记者俞佳友,你辛苦了,全村人民感谢你。”
“口气太大了吧?”俞佳友挠头,脸都红了。
但没过一会儿他出现在乡敬老院时,他整个都成了“红人”,老人们纷纷跟他打招呼。他问其中的一位:“老王,昨天打牌你们谁赢了?”他与他们熟得很。
不远处乡政府的墙上,“党委副书记、省派指导员”俞佳友照片的上方,恰好是两个字:“人民”。(本报记者 王国平)
(相关评论见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