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袁元)从嘉兴南湖到北京天安门、从井冈山到延安,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各种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正在进一步升温。
经过7年的发展,红色旅游市场活跃,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体现出其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综合带动作用。目前,着眼于2011—2015年的第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红色旅游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预计到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将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重提高至四分之一;综合收入有望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红色旅游的市场空间将大幅提升,继续保持健康向上、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未来五年,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重点,将进一步充实完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100余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时再重点建设130个内涵丰富、品牌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管理服务水准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形成全面反映自1840年以来4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同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也将随之完善,以改善景区综合环境,提高接待能力。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教育功能也将进一步凸显。国家在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中将继续设立红色旅游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加大对规划内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类红色旅游景区(点)将对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对红色旅游景区(点)内纳入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免费开放的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全国红色旅游两期规划纲要专家组组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原副院长石培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着眼2004—2010年的第一期规划重在遗址性保护,而此次则扩大了保护范围,强调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也需创新展示的手段,以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红色旅游的互动感、参与性。例如,对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既要按照妥善保护、科学利用原则,加强对重要文物、遗址遗迹、纪念地、名人故居、历史文献的修复和保护,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有效传承;更需重视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不断拓展和深化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并通过宣讲和展陈方式的创新,增强其知识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红色旅游的最大魅力与吸引力在于对其内涵充分、深入的挖掘。石培华介绍,在第一期规划中首次对红色旅游的概念、内涵作出定义,新的五年规划则对其时间线进行了拓展。一方面,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划归进红色旅游范畴,增强了红色旅游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将自1840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了红色旅游发展范围,从而体现出历史传承性,更好地展示一百多年来中国如何从贫弱、落后走向民族解放、富强、兴盛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