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与百度交涉要求纠正百度上“李渔”词条李渔生年问题后,兰溪市李渔研究会副会长李彩标向记者介绍了有关李渔的争议。
李彩标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李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一方面,他著述宏富,留下600万言脍炙人口的戏剧、小说以及理论文章,另一方面,他却备受争议,饱受诟病,被认为是一个人品人格有问题的小人。李渔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极富争议的人。
赞赏者称他是“旷世奇才”、“文学巨匠”、“中国的莎士比亚”,是一个诗词曲赋书画篆刻园林艺术生活美学无所不通的通才、全才、奇才,他与孔尚任、洪升并列为清代戏曲名家,“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贬抑者称他是“中华五千年第一风流文人”,指责他“善逢迎”、“打秋风”,他常率领由其妻妾奴婢组成的家庭戏班为达官贵人演出并获得馈赠;更有人指责他“性龌龊”,他妻妾成群,生活放纵;更因为他所从事的戏剧在当时为不入流的职业,为“真士林所不齿”,他也因此而备受诟病。
该如何客观地对他进行评价?
据李彩标介绍,李渔1611年出生在浙江兰溪夏李村,初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为李渔。李渔少时即聪颖过人,1635年参加金华童子试中秀才,名动乡里。但此后科场失意。随着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1650年举家迁居杭州,开始卖文为生,他创作的《怜香伴》、《风筝误》等剧本以及《无声戏》、《十二楼》等小说集,深受欢迎。他的戏剧曲目新鲜奇特,结构严密巧妙,排场生动热闹,语言通俗诙谐;他提出“小说即无声之戏剧”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他的小说情节新奇,结构巧妙,语言诙谐。他的作品在市井中备受欢迎,以致一些书商私刻翻印他的作品,甚至冒用其名售己之书。
50岁时李渔举家搬迁至南京,建芥子园,开书店,刻印书籍,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先驱。他出版的《芥子园画传》成为后代学画者最喜爱的教材。
“使李渔饱受诟病的是他的私生活。”李彩标说,“李渔有‘登徒之好’,妻妾成群,他还把自己的妻妾组织起来成立家庭戏班,自编自导,由妻妾婢女表演,竟成当时一绝,名动朝野。”
李渔是一个情种。山西平阳太守程质夫送给他一个乔姓13岁的女子,李渔将其取名复生。复生是一个艺术天才,她天资聪颖,学昆曲半月即能说得一口吴侬软语,俨然一江南女子。李渔所编剧本,朝脱稿,暮登场,她演什么像什么,李渔叹为天人。另一个别人送给李渔的兰州女子,李渔将其取名为王再来,王也是艺术才华出众,悟性极高,多难的曲子,教数遍即能演唱,两人成为李渔戏曲事业的知音和家庭戏班的台柱。得此二女子,李渔从此得其所哉,创作演出不辍,他的家庭戏班轰动一时。
然而天妒红颜,复生与再来均于19岁时相继病逝,李渔悲恸欲绝,作《断肠诗》30首,哀悼爱妾的离去。
1676年,李渔回到杭州,1680年在杭州去世。
据李彩标介绍,围绕李渔的争议,表现在作品上,主要有如下几点:
关于小说《肉蒲团》作者是否李渔的争议。《肉蒲团》从问世起就未署过作者的真实姓名,据康熙时木活字本,篇首有酉西陵如如居士序,署“情痴反正道人编次,情死还魂社友批评”,六卷二十回,回末有评。《肉蒲团》究竟是不是李渔的作品?以孙福轩为代表的一方认为,《肉蒲团》作者不是李渔,《肉蒲团》刊行的年代应是1633年,其时李渔才23岁,要作《肉蒲团》那样细叙床第事的书,可能性不大。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李渔研究专家沈新林认为:李渔确是《肉蒲团》的作者,从清康熙年间刘廷玑《在园杂志》、《纳川丛话》,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文献中,都认为《肉蒲团》小说为李渔所著;此外,沈新林还从《肉蒲团》的创作主旨、思想、语言风格、作者人生经历、作者署名等方面加以考证,认定小说《肉蒲团》的作者就是李渔。目前认为李渔是《肉蒲团》作者的观点占主流。
关于《金瓶梅》评点的争议:《金瓶梅》是明代万历年间兰陵笑笑生创作的作品,围绕该书是谁评点改定这一点,众说纷纭,但认为是李渔评点和张竹坡评点两种占主流观点。《金瓶梅》流传下来的有“万历本”、“崇祯本”和“竹坡本”三种。王汝梅《李渔不是〈金瓶梅〉崇祯本的改定者》认为:小说《金瓶梅》的改定者不是李渔。而沈新林通过对小说《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崇祯本的评语、语言风格,以及清康熙乙亥本(张竹坡本)和在兹堂本扉页上题署“李笠翁先生著”的考证,认为李渔不仅是崇祯本《金瓶梅》的评点者,也是最后改定者。童俊伟、江授南等学者均支持此说。
“对李渔人品和作品的争议使这个文化巨人变得扑朔迷离。”李彩标说。“李渔性格独特,文人本清高,而李渔却爱财色甚于爱面子;文人本执着于功名,李渔却没有像那些皓首穷经的前辈那样‘走正途’。他随心所欲,热衷于当时人们所不齿的戏剧。作为一代文学大师,李渔的功绩无法抹煞,他永远耸立在中国的文学史上。”
本报记者 叶 辉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