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3日 星期三

    树立科学人才观

    作者:张全景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3日 15版)

        人才问题是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强弱、政党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翻开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国的崛起无不得益于成功的人才战略。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正是像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李四光、邓稼先等一大批海外顶尖人才的归来,让中国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也让中国真正拥有了大国地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跃居全球首位。但透过快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是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面临的将是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核心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生态资源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让“中国制造”尽快转变成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才能不受制于人。实现这一个字的飞跃靠什么?关键靠科技,归根结底靠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才队伍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无论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还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都显示了各类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三分之一左右,高级人才仅占5.5%,科技领军人才寥若晨星,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型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高屋建瓴提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策应科学发展的新呼唤、人才竞争的新要求、党的建设的新课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党关于人才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我国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

        既然人才资源如此重要,为什么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常有埋没人才、浪费人才的情况发生呢?作者认为,思想束缚是最大的束缚,观念的制约是最大的制约。目前,在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上存在若干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见物不见人。主要表现在物质投入重于人才投入、资源开发重于人才开发。项目引进重于人才引进,宁愿花气力招商引资,不愿花钱招才引智。二是论资排辈,学历当关,年龄划线。尤其在人才的评价和使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学历上唯高、职称上拔高、使用上苛求高的“三高”现象。即所谓“对博士生不设院门,对研究生敞开大门,对本科生开扇小门,对专科生稍开窗门,对中专生紧锁铁门”,造成高才低用、大才小用、优才劣用。三是在管理上,不适应人才成长规律。有的对“党管人才”的原则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往往强调条文规范多、重视发挥主体作用少;强调共性多,尊重个性少,不懂得鼓励创新又何谈宽容失败。有些管理者不愿对外开放,总是习惯于熟悉的工作环境、熟悉的人才结构和熟悉的工作方式,结果,在“涛声依旧”中思想观念逐渐僵化,工作模式逐渐老化,人才队伍逐渐退化,领导能力也跟着弱化。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唯物论、辩证法。对不同的人才实行不同的管理和服务,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对此,作者强调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跳出理解误区,树立科学人才观倡导的五大人才理念:

        一要树立“重物”更要“重人”的大投资观。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开发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开发,人才引进是最有价值的引进。1996至1998年,美国共引进专家24万名,以此计算,相当于节省教育经费12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才为美国创造了数万亿元的财富。

        二要树立重“学历、职称”更重“能力、贡献”的大评论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实践一再证明:学历不等于知识,职称不等于能力,工人农民里面有人才。学识、见识、胆识都是财富,学历、能力、经历同样重要。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应由先入为主的条条框框说了算,而应由实际说了算、由事实说了算。多年的实践证明,机械规定年龄、学历是不科学的。

        三是树立重“所有”更要重“所用”的大开发观。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从原来的“单位人”、“国家人”变成了“全球人”。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坚持用其所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愿,做到“一把尺量准”、“一盘棋走活”、“一碗水端平”。

        四要树立重“管理”更要重“服务”的大服务观。党管人才到底管什么?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要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有效的机制是人才充分涌流的原动力。要把握当代人才生成的特征,围绕更好地服务人才发展、服务人才成功进行深入改革,真正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市场要求和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竞争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

        五要树立重“有形之手”更要重“无形之手”的大配置观。人才流动是人才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必然结果。人才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后,3-5年内创造力最为旺盛。因此,要注意人才的合理流动,“不要把人才当一个水库,应该当成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而应设法管理它的流速和流向。”要破除人才流动体制障碍,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着力构建人才流动大通道。

        著书立说,从来都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是作者经验、学识、智慧与勤勉的结晶。赏读雪梅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从基层到机关、从群团到政府、从经济到党建,先后在十来个单位工作过,还相继完成了产业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的学习。经历阅历都是财富,也为雪梅同志著书立说打下了基础。她先后出版了专著《经济三味》和《江西崛起中的人才问题》,并有数百篇论文杂感见诸报端,这对于一个肩负事业和家庭两副重担的女同志来说,实属不易。

        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这个发展的春天、科学的春天、人才的春天,我们期待雪梅同志,和着鄱阳湖的涛声,沐浴三清山的灵气,佳作频出,事业有成。

        此文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为《大国崛起制高点——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与实践》(胡雪梅著)一书所作的序,标题编者另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