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课中找寻差异
不久前,北京市东城中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在广渠门中学举行。更形象地说,这是一次小学、初中、高中老师间的串门课——小学教师走进初中课堂,初中老师走进小学、高中课堂,高中老师走进初中课堂。
三节现场课堂教学展示以“空间和图形”为学段衔接研讨的切入点,通过圆的认识、角的概念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老师们展现了不同学段教学方法和侧重点的差异:小学注重形象思维、动手实践体验和摆猜的过程;初中侧重了对概念严谨的分析、推理与适度计算的过程;高中则重在模型分析、数形结合、精确计算。
如果没有相互走进各自不熟悉的课堂,他们也许会有不解和抱怨:中学教师不知道小学学过什么,小学阶段的教师不知道中学将学哪些;高中老师课堂上信手拈来,而学生如在云里雾里;有的学生初中学习成绩很不错,到了高中怎么就不灵了呢……
不同学段间各自为阵、相对封闭的办学格局导致的“衔接障碍”愈来愈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转折之痛”:一些学生迈入小学时欢天喜地,可在小学到初中的这一步中却出现学习劲头不足,兴趣锐减的现象;到了高中,不同学生间学习成绩的分化得更大……
“保证各学段顺畅衔接,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副院长马福贵表示。
老师们也深有感触,不能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课堂,成为“衔接教学”的起始站。不同学段的教师纷纷走进课堂开放周、中小学骨干教师展示课。
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加,体会日益加深,他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阅读不同年级教材、摸底了解、比较分析成为教师们的案头工作。
新课程实施后,中小学教材变动较大。比如数学学科,很多知识点是从中学下放来的,还有些知识点是从小学课本中去掉的,但是对于中学的学习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如繁分数、较复杂的应用题等等;比如语文学科,小学教材都是由四、五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课文篇幅较短,文章浅显易懂,课后的练习侧重词句等基本功的训练。初中的教材课文篇幅明显增长,理解的难度明显增加;比如英语学科,小学注重听说的训练,音标、语法基本都不涉及,而中学的课堂读写训练的时间占据很大比例,虽然从零起点学起,但教学进度很快,学生感到很吃力。
“我们看到,一方面教材在中学和小学的内容衔接上存在重复、缺失、口径不一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不了解对方教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基础,有时会出现知识重复,有时又会出现跳跃,造成学段之间互相误解和教学效率低的现象。”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副主任戈海宁表示,中小学教师要互相了解教材内容,通过学区集体备课、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了解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研究如何适应衔接年级不同学科教学的要求,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前瞻性,为学生打好基础。
从“突变”走向“渐变”
“从小学到中学,是一段极为重要的转折期,学生在生理心理、认知水平上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的共同责任是架起一座彼此合作的桥梁,让学生平稳地、较快地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过渡,形成基础教育一体化格局。”戈海宁说。
而现实的矛盾是:如何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
刚在初中执教两年的徐征参加了东城区组织的“中小学数学课衔接教学活动”中,第一次走进了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刚进课堂,就被小学课堂上欢快的气氛感染了:老师和学生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一节‘找规律’就这样展开了。”
“孩子们积极热烈的课堂反应让我颇有触动。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初二的大孩子愁眉不展的解一道数学题,甚至总被催促作业的情况。仅仅几年间,虽都是处在‘孩子’的年龄,为什么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有了这样大的转变呢?”
“学生不会因为一个学段的终止发展就终止了。”北京教育学院的李宝荣老师认为,“各个学段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情感心理,包括学习态度和方法,学习策略的一种延续和衔接。”
在沟通和了解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老师们的思考。他们从学生的视角研究学生,看他们怎么样衔接,在衔接中遇到怎么样的困惑和障碍,从而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做到顺畅有效地衔接。
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们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并进行有机融合,而不至于有耳目一新,不知怎样听课的感觉;在小学起始阶段,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逐步培养学生预习、复习、记好听课笔记等基本的学习能力,自然有利于他们适应初中相对紧张的学习生活;针对高一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的心理闭锁性,教师提出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着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
“初中老师千万别只盯着中考,而高中的老师,千万别停留在高考上面。”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蒋京丽老师表示,“这些活动实际上是在课程的改革背景之下,帮助各个老师建立全面的课程观。老师们应当有纵向的教学观及纵向的学生发展观,从促进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出发。
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