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期内提升“薄弱校”的教学质量?目前,全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采取的是“名校集团化”、“名校办分校”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以名校为龙头,通过名校承办、投资、入股等形式,实施“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企”、“名校+民校”、“名校+农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名校输出品牌、管理、师资,在较短的时间内带领新校、弱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这些做法被认为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均衡质量的探索,成为有效遏制“择校热”的招数之一。“名校”多了,但随之,人们的疑问油然而生:
疑问一
嫁接速成与自然生长
就教育生态而言,是扩大资源还是挤压教学空间?
成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讲师):
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造就了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名校”和“薄弱校”之分,“名校”在资源获取、生源选择等都有巨大优势,使得“名校”和“薄弱校”差距越拉越大,“择校”之风盛行。
名校在扩张过程中,将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新校”“弱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的管理,促进师资流动,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培训、进修机会,能够在短时间内带领新校、弱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使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在短期内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名校扩张,在不增加学生家庭支出情况下,扩大了社会弱势群体享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机会,这无疑促进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
储朝晖(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名校对教育生态的影响,可依据它是如何形成的来判定,如果是在一个各校之间平等、资源相当、政策相同的环境中办得比较好的学校,它对教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是积极的;如果是由于获得政策倾斜、较大的生源和师资的选择权、不均等的资源获取等而产生的名校,它对整个教育生态的作用必定是负向的。现在各地大量的名校恰恰是在资源不均等、政策不平等以及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客观上它们对教育生态产生生了很坏的作用。
信力建(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有调查显示,至少超过半数以上的名校都以各种合资合作方式办起了民校。表象上,这是一条抢占优质教育市场的捷径,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加上投资者雄厚的资金支持,应该能结出令人满意的结果,那就是很快做大做强优质学校,给百姓提供更多上优质学校的机会。然而现实却是,名校办民校,反而忽略了个性。不是名校原生的教学质量,是嫁接的,收同样的高价,教学质量却很难保证。而老百姓很快就从这种名校办民校运作中发现,自己受公平教育的权益受到了损害。由于公办名校相继撤消或缩小了初中部的招生人数,使原本能就近入学读名校的学生只能进普通的初中,部分不满意进入普通学校的学生家长只能出高价买名校办的民校的初中学位,或名校的学位,使原本可以享受的教育资源得不到享受;减少了初中低收费的优质学位,使部分有潜质的学生无法就读;弱化初中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不利于教育发展,加重了教师管理的负担和群众的经济负担,加大了不公。
疑问二
规范化管理与自然生成的校园文化
就教育模式而言,是忽略个性还是强化了一统?
成刚: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名校无论怎样扩张,首先应遵循这个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学校制度,实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并不总是矛盾。校园文化和学校的特色特点是长期以来形成,在同一个“教育集团”内,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各个学校的教学理念、师资培训等很可能是一致,但每个独立的学校仍可以保持个性,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和特色。
储朝晖:只有在各校之间遵从立足点上平等,自主生成各自的理念,适度竞争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而在一种并非依据人才成长的逻辑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的名校,强化统一的刻板性会湮灭个性。
疑问三
名与实
就教育质量而言,是“急就章”还是实至名归?
成刚:名校在急速扩张中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跨区域的。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龙头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是否会被稀释?部分名校集团在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沿袭旧的管理模式,各校行政管理、教学内容等都是各自为政,流动也仅限于个别中层管理干部中,真正的师资并没有流动起来,跨校之间的交流开展不够,“薄弱校”的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仍很少,教学专业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因此,在名校扩张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学校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实施方式和教师队伍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完善一体化运作的模式,完善管理制度,传承名校的管理和师资,构筑发展的长效机制。
其次,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而学校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充分的教育教学资源基础上的。因此,再好的名校建分校也有个“度”的问题,不能过多,不能盲目求全求大。教育行政部门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规模和布局。
再次,分校要办出特色和风格,这需要足够的时间(一般小学需要6年,中学需要6至10年)。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最后,要避免有些分校与名校基于经济目的,仅仅只是冠名借用招牌,是无法提高办学质量的。
储朝晖:教育质量的标准是复杂的,一种教育措施对某个人的影响的效果可能要到十年或二十年后才能做出正确的鉴别。正因为此,不少学校仅仅以考试的当下结果论英雄,这是个巨大的陷阱,很多名校连同这些名校的学生和老师将会掉进这个陷阱。当年的叶企孙或许不出名,但半个多世纪后,因为他当年切实遵从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培养人才,他的学生的发展结果将是他千载留名;现在一些学校的作法恰恰相反,通过各种运作出名,这种明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的推动,还有权力的推动,这种做法很危险,不仅对中国的教育很危险,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很危险。真诚地希望教育界能回到常识,坚守常识,坚守教育的规律和原则。建议更多的学校追求成为良校,即对每个学生终生成长发展负责的学校,而不要简单追求名校。
信力建:解决教育供不应求的方式很简单:政府持教育资金向所有学校采购教育学位,按照市场惯例,谁提供的产品好就采购谁的,促进教育行业的良性竞争,最大化保障国民的教育权和选择权。(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