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3月15日电(记者毕玉才特约记者刘勇)“制假贩假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单纯的行政处罚,不仅难以震慑违法行为,也让法律规定大打折扣。”今天上午,沈阳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20日起,沈阳市公安局与工商、质监、卫生等17个局委办和13个县区公安局联手,组成市打假办公室,掀起打假风暴。50天时间,抓捕涉嫌犯罪的造假嫌疑人300多人,捣毁窝点302处,涉案金额过亿元。
辽宁良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振革说,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都做出了对于制假贩假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但除了“三鹿奶粉”等恶性案件外,真正追究刑事责任的凤毛麟角,导致个别违法者有恃无恐。沈阳市用足用够法律规定,效果立竿见影。
记者曾参加过一次警方取缔黑牛蹄筋加工点的行动,里面发出的恶臭味让一位女记者当场就呕吐起来。许文有对记者说:这50天的主攻方向就是对准这些老百姓最痛恨、危害最大的制假售假行为。全市公安交警、刑警、治安、巡警等多警种联合作战,公安、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在沈阳市36个出入城口设置堵卡点,对过往车辆装载的物资,特别是肉类、药品、食品、农资等入城产品,实行可疑车辆逢车必查。3月9日,沈阳市公安局在苏家屯区老虎冲垃圾处理厂集中销毁了总价值1353.18万元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沈阳市的打假工作将一直坚持下去,天天打、年年打,直到老百姓买不到假货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