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2日 星期二

    免费开放 文化惠民的大手笔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2日   01 版)

        ●2008年—2010年,中央财政拨付免费开放专项补助52亿元;

        ●2009年底,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1743个;

        ●2008年至2009年,接待观众8.2亿人次,平均每馆的观众量比免费开放前增长50%;

        ●2009年全国举办展览14057个,与免费开放前的2007年比,增幅达82.82%;

        ●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

        2月21日,本报记者在“百度”中输入“博物馆免费开放”,电脑显示相关信息多达1330余万条——这件事情,显然已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热点。

        2003年5月18日,在这个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国有博物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在不断的争议中,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馆成为中西部地区免费开放“第一家”。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国际大势,也是群众文化需求的必然。顺应时代、顺应民意,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启动了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工作。

        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1743个博物馆如期全面实现免费开放,未列入免费开放名单的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则采取向学生、残疾人、军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减免门票费以及特定时间向全体公众免费等多种形式的门票优惠政策。

        彰显执政为民的文化责任

        免费开放,可以理解为政府为公众的文化消费埋单——政府向博物馆购买文化产品,无偿提供给公众,以保障其文化权益。

        说起来简单,但这是一张怎样的账单呀? 

        全国31个省市区,1743个博物馆免费开放。2008-2010年,仅中央财政拨付免费开放专项补助就达52亿元。全国地方各级财政结合各自实际,也切实落实了免费开放所需地方经费。据统计,仅2008年至2009年,各省级及以下财政累计安排配套经费10.48亿元,有效保障了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江苏、浙江等省还制定了民办博物馆补助办法,对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等兴办的博物馆免费和低价收费的,由财政经费根据参观人数和展览数量等予以补助。

        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化账单,试问,环宇之内有几个政府能有如此的气魄?如果不是出于对文化“软实力”的深刻认识和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尊重,怎会出台免费开放的政策?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后日渐敦实的经济,如果没有对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视,凭什么为百姓埋单?

        关注文化民生,增强文化自觉,担起文化责任,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执政为民理念极佳的注脚。

        满足普罗大众的文化需求

        免费开放使更多的群体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的浸润,其中低收入群体、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观众群体明显增加。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陈勤馆长对本报记者说:“免费开放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未成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该馆原来的门票是成人80元,学生40元,挡住了大量学生和打工者。如今,不仅本地的学生,连周边地区的学校也将这儿当成了“第二课堂”,而那些打工者更是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回到家乡后,可以眉飞色舞地讲述从博物馆中了解到的鲁迅了。

        免费开放政策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正如湖北省博物馆的一位参观者在意见簿中的留言所说的:“免费开放是惠民利民的实事,是党的十七大精神实实在在的落实。”两年来,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8.2亿人次,平均每个馆观众量比免费开放前增长了50%,有些省份和博物馆观众量达到免费开放前的数倍。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在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免费开放之初的“爆棚”、“井喷”期已过,观众人数现已趋于常量,呈现小幅波动整体上扬的趋势。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观众量基本保持在大型馆日均约3000人次,中型馆约500-600人次,小型馆约200人次。

        免费开放还激发了公众参与博物馆服务的主动积极性。如重庆红岩联线(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有996人,湖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新增的635名讲解员中志愿者就占了621名。这些志愿者主动协助维持参观秩序、提供讲解咨询等,有效缓解了免费开放后各类服务人员短缺的状况,也增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提高了博物馆的亲和力。

        事实证明,免费开放深得民心。

        激发博物机构的文化创新

        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基本陈列,增加临时展览,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免费开放不仅使广大公众受益,而且激发了广大博物机构的文化创新的意识。

        “免费不免服务”,这是博物馆的共识。走进博物馆后,哪怕很小的不便都可能引发观众对博物馆很大的不满,所以细节决定成败。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对全国144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免费开放以来,这些馆共新增观众存包位4479个、休息椅8365个、纪念品销售处183个、餐饮服务处79个、厕所376个;多数博物馆增设了残疾人通道和轮椅等设施。

        仅仅硬件提升还不行,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更重要的是内容。广大博物馆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盘活馆藏文物藏品资源,积极推动馆际交流,努力提升基本陈列水平,增加临时展览数量,开展各种服务活动。

        2009年,全国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14057个,比2008年增加5577个,增幅达65.77%,与2007年相比,增幅更是高达82.82%。如宁波博物馆2008年12月以来在充分挖掘本馆资源的同时,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等地引进展览,先后举办临时展览20余个,使市民能就地领略多样性的文化魅力;该馆还开展了“文明在宁波--流动博物馆走向社会”活动,制作流动展览,先后走进宁波市社会福利中心、市聋哑学校、恩美儿童福利院和驻地部队等,使各种社会群体共享文化遗产。

        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全面铺开的第三年,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在2011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无疑是继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文化惠民的又一大手笔。

        本报记者 李 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