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安徽阜阳太和县一中,高三的学生们已开始了紧张的高考备战。学校的光荣榜上写满了从2008年到2010年的优秀毕业生被各大名校录取的信息。2010年又有三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在这里,我遇到了高三的历史老师贾廷坤。
听说光明日报记者特意从北京赶来慰问,贾老师十分高兴,他提前下课,热情地把我迎进自己的家里。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楼房,他家在五层。来到家里,贾老师和妻子忙着端上家里招待客人的所有东西——核桃、瓜子、水果。看得出来,贾老师的家庭并不宽裕,客厅的电视柜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家具。年近50岁的他已教了20多年的历史课了,贾老师高兴地给我讲起这些年他培养的优秀学生。我能体会,那是他最大的骄傲。
“我很喜欢《光明日报》,我们学校订了,上课时我都会给学生讲起《光明日报》,特别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历史地位。”贾老师告诉我,他教历史,最大的爱好也是历史,课余他常常写一些研究心得:“我还给你们理论版投过稿呢!不过没被采用。”贾老师笑着说,“我最爱看的是你们的理论版,尤其是史学专刊。”我鼓励他,只要笔耕不辍,总有一天会被采用的。临走时,我把贺卡和慰问品送到他手里。看着印有光明日报总编辑签名的贺卡,贾老师激动地说:“今天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见到光明日报的记者,第一次收到光明日报社这么近的新年问候……感谢光明日报社对我们基层老师的关心。”(本报记者 冯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