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绽放在春天里的笑容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5日   05 版)

        如果再回到新乡,我的念想又会增加:田桂荣大妈和志愿者绘制的绿色地图进展怎么样了?她的农业生态梦实现了多少?她的腿疼有没有减轻?东牧村小学的孩子们是否从板房搬进了新校舍?他们是不是又有了想读的新书……

        就在几天前,我和他们还是陌生人,因为“新春走基层”活动,我们有机缘相互走近,都对彼此多了一份关注。

        春节,是亲情的传递和感染。面对张张存留心中的笑脸,带给我的是一种别样的亲情。

        “虽然妈妈在事业上一直风风雨雨,但她一直是乐观向上、执著坚韧的。妈妈在您面前接受采访时,我在她的脸上找到了久违的笑容,虽然笑容很短暂。谢谢您!”这是田桂荣大妈的儿子范海涛发给我的邮件。

        “那天,我妈是仔细地说了她的想法。其实,她也挺难的。”“您的报道我妈看到了,这给了她更大的信心。她一直念叨,大过年的,记者来采访,还带来报社送的新年礼物……”海涛在电话一端告诉我所没看到的。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信任。在田大妈的家,用家乡话交流,来到她的地里,到村里留下她汗水的地方看看。特别是真真实实踏在大地上,感受一位农家妇女“老天爷是房顶,大地是床”的不服输的气魄,心里只有钦佩,也更理解她的质朴和超前。

        另一个留在我心里的笑容,是一群孩子。

        在东牧村小学,我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家常照顾”。走进烧着煤球的办公室,茹运虎校长说:“靳记者,来洗洗手吧。这水可是热水,暖手。”

        这样的礼遇,让我更感到暖心、暖意。那天,我对孩子们说,不论你们将来做什么,希望读书是你们一生的习惯和乐趣。

        “你不知道,你走后,孩子们都围着那些新书翻看,有的当场就借走了。”再次和茹校长通电话,我得知了一些“幕后新闻”。学校有图书室,但书不多。看到这些新书,孩子们自然乐不可支。图书是受报社委托,回到家乡,赶到书店挑选并转交给孩子们的。

        “靳记者,以后可要瞅空来学校坐坐。”就在不经意间,我感动了。走进这些平凡的人之间,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一个记者的价值如何体现?人民需要。

        不需要惊天动地,和他们聊天,为他们鼓劲,察他们所需,人间真情就会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