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浪潮:

    将创新DNA融入血液中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5日   10 版)

        创新是浪潮集团的生命线,没有创新就没有浪潮。第一台浪潮牌微机,全球第一个中文寻呼机和标准,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中国第一台商用高效能服务器等,无不在浪潮发展的拐点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大型机时代,浪潮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磁芯自动测试仪,成为中国最早进入IT产业的企业之一。在个人电脑时代,浪潮于198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PC机,与长城、东海并列为当时PC机三大品牌。

        在互联网时代,浪潮敏锐地察觉到网络时代的到来,于1993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SMP2000,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开创了中国的服务器产业,极大降低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本。通过不断创新,浪潮研发出中国首款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成为继IBM、HP之后第三个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的厂商。十几年来,浪潮服务器先后4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连续15年蝉联同行业国有品牌第一。

        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浪潮发布云海战略,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十一五”863重大专项,研制出云计算核心装备高端容错计算机和海量存储,为我国在云计算时代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和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浪潮还发布了中国首款云计算操作系统,成为中国云计算领域的领导厂商。

        浪潮已将创新的DNA融入到企业的血液当中,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基因,从而使创新精神在每一代浪潮人身上得以延续。“浪潮的创新理念是:技术原创是创新,技术改进是创新,今天比昨天进步是创新,学会了也是创新。”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

        从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细胞。浪潮从不同岗位的各个层面设立奖励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员工技术创新的成就感和能动性。同时还大力实施“技术—专利—标准”梯次攀登的知识产权发展目标,要求将创新技术变成产品,由产品申请实用新型、发明等专利,最终争取成为国家标准。从2008年到现在专利数量就已经超过1000项,其中60%以上都是发明专利,实现了每天一个专利的目标,并牵头或参与起草制定了23项国家标准。对专利、标准的重视使浪潮在服务器、存储、信息安全、ERP、税控收款机、LED、三网融合等诸多领域都成为执牛耳的领军企业。

        三级研发体系构建“创新链”。浪潮系统整合了各创新研发机构,从而形成涵盖三级研发体系的创新链:一是着眼于现在的生产工程研究机构,研究生产工艺的创新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二是着眼于3—5年产品开发研究机构,针对应用技术的创新开发研究,新产品开发;三是着眼于5—10年的应用基础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际研发实验室、海外研发中心等,研究具有瞻性的创新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和核心技术的开发、系统设计。“创新链”形成一个有机的创新链条,进而相互作用形成聚集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场。(本报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