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4日 星期一

    让压岁钱回归象征意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4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曲一琳)压岁钱一直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习俗,但近年来,常有人抱怨“压岁钱变了味儿”:有些人在给小孩压岁钱时互相攀比,有的父母看着孩子乱花压岁钱心急不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星亮对此评论说,压岁钱作为一个传统风俗值得留存,但它只是表达亲情的载体,应将数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压岁钱回归象征意义。

        何星亮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长辈派发红包的传统,这个原汁原味的习俗值得保留。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红包,讨个吉利彩头,能互相表达新年的祝愿。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于增添节日气氛、融洽代际关系,也有积极作用。但压岁钱历来都是象征性地派发,更多的是表达对晚辈的关怀和祝愿,当前在保留这一形式的同时,更要领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意义,不能让传承了这么多年的习俗沾染了太多物质气息,变了味儿。

        何星亮建议,采取办法让压岁钱回归到象征意义上去。例如,一个地区、一个家族可以约定一个较合理的数额,既不失节日气氛,又避免了攀比、拜金等诸多问题。另外,对孩子们如何看待及使用压岁钱,家长们应有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注重体会长辈们的关怀,学会更科学、更有意义地使用压岁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何星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