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06日 星期日

    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崛起的绚丽风景

    李 群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06日   04 版)

        2010年,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丰收年和突破年。共有13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元,30部票房接近亿元大关,全国城市的总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现在,我国电影银幕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四,大陆观影人数升至全球次席。取得大丰收的同时,以《唐山大地震》为代表的一系列获得艺术与商业共赢的电影,实现了精品化与产业化的双向突破。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更重大的意义在于,这些影片成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预示着中国电影正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更勾勒了一幅中国文化软实力崛起的炫丽风景。

        电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电影创作是一种情感的创作,电影的欣赏也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体会。电影不仅体现商业价值,还体现文化价值;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精神性;不仅满足人们感官的享受,还给人心灵以震撼与启示,更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这种凝聚力、感召力,对内可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电影无疑是这种力量的重要载体。

        《唐山大地震》突破6.6亿元,刷新国内票房纪录,是去年国产电影的最大亮点。这部电影不仅表现了地震过程中人的丰富情感,更将触角深入到了劫后余生的众人情感世界里。影片《孔子》在主题上重视人的价值,通过孔子护漆思弓,痛惜颜回等情节的展示,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奉行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信条,所谓“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这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普世价值,与好莱坞等世界经典电影模式中的英雄救世、人性至上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对话。这一进步极具启发意义,只有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文化的接轨,中国的文化产品才有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入场卷,这是中国掌握话语权,彰显文化感召力,塑造国家形象的前提。

        电影是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推手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逆势增长,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002年,我国一年仅能生产100部电影,2009年则达到456部。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不过10亿元,2009年已经达到62亿元。年底《大笑江湖》、《赵氏孤儿》、《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四部贺岁剧的登场,使2010年全国票房突破100亿元。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影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艺术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国产的优秀影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观影热潮。

        电影的票房收入从来就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性经济指标,它还显示着特定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体现着文化软力量的实现程度。尽管我们不能把市场的胜利都说成是百分之百的文化胜利,但是市场的硬指标同样也体现着文化的软实力。所以,经济的硬性指标实际上也是衡量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尺度。

        《叶问2》2.3亿元的票房战胜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钢铁侠2》,获得2010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在几乎所有的动作型电影都在强调实力至上的制胜哲学的时候,《叶问2》却能够透过决斗场的比武表演,传达出一种中国的胜利者所崇尚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观众在欣赏甄子丹精湛武功的同时,体会更深的是拳脚功夫背后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观众对于电影的嬉笑怒骂都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反映。影片的成功,正说明观众对于中国电影文化价值的认同,对于中国电影心理功能的确信。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世界了解、认同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也许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每一个文化产品、每一部影片的成功传播都将是一种积累,世界对中国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全面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勾勒了一道软实力崛起的绚丽风景,我们应当满怀信心,不必悲观,也不应悲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