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月27日电(记者毕玉才 通讯员薛文奇)“村民同志们:注意了,现在有人雇7个钟点工在大棚里起小白菜,每小时6元钱,有做工的请马上到村办门前来……”1月27日早晨6点多钟,当村通讯员史长宝在喇叭中广播完后,陆续有打工妹来到村委会办公楼前,被雇工者领到村北面的日光温室大棚。
今年61岁的史长宝从1993年开始做村通讯员工作,他所居住的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新民屯镇新东村,是个富裕村,全村有1000多亩日光温室大棚,每年生产蔬菜1万多吨,村里的经纪人比较多,需要雇工的和前来做农事钟点工的人也比较多,从1990年以来还形成了自发的劳务市场,一些周边的村和乡镇也到这里雇工和做工。可是也常常遇到收菜的遇不到买菜的,卖菜的遇不到收菜的,雇工的找不到做工的,而做工的又找不到雇工的现象。史长宝一当上通讯员,就开始琢磨怎样使收菜和卖菜的、雇工的和做工的接上茬,于是,他试着用村里的广播传达用工和做工的信息,平均每天都要广播30多条信息。
农忙时节,老史还坚持天天广播雇工和用工信息,并通过广播培育了劳务市场。附近这10多个村谁家想雇人干活,要喊人时就来找他广播一下。周边乡镇的农民看这里信息灵、活好找,有空闲时就到社区门前的劳务市场打点零工。久而久之,一批经常出来找活干的农民聚在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免费”但“管用”的“劳务市场”。
老史说:“自然而然,我就成了这个‘劳务市场’的义务管理员和广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