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石家庄1月25日电(记者杨守勇、齐雷杰)电影《唐山大地震》国内票房收入近7亿元;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广府太极传奇》等在央视热播;京剧《响九霄》荣获文华奖特别奖;大型魔幻戏剧《黄粱梦》成为“反腐”热点剧目……2010年,是河北30多年来文化精品创作最多的一年,而这正是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燕赵雄风”。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河北省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强力推进,省委常委会三次专题研究解决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从2011年开始,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增加到2亿元,提高人均文化事业费标准。
河北省实行“挂图作战”,在摸清文化单位资产和人员等底数前提下,制定了省直有关单位和各市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按性质不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并建立工作台账。
河北省委确定了“自下而上、先易后难、管理先行”的工作思路,从市县和改革难度小的单位入手、从行政部门(机构)改革入手,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建立了“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的机制: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同各市和省直文化单位签订责任状,省委成立六个文化体制改革督导组,深入各市各单位进行驻点督导。
2010年,河北省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省出版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电影院、文艺院团和新闻网站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广电网络集团公司整合全省各级广电网络传输机构;省直和33家市级、221家县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已进行内部机制改革;11个设区市和各县已全部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和电台电视台两台合并,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级和市县级党报党刊完成发行体制改革;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和11个设区市广播电视台完成制播分离改革。
改革闯出新天地 燕赵文化雄风起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公司是一家县级文艺院团。以前,这家事业单位的演员无论贡献大小,都能旱涝保收,“戏为获奖排,演完就拆台”,与市场和观众要求相去甚远。2009年12月,剧团转企改制,演员变为企业员工,多演出才有高收入,演出和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同样的演员,转制前月收入最多不过三四千元,现在最多可达万元。2010年,剧团共演出210场,实现利润800万元,三个小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
2010年,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实现经营收入6亿元,省广电局系统完成收入12亿元;省直文艺院团实现经营收入2152万元,同比增长32%。2010年,列入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多数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27亿元;全省已有7个国家级、4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河北省采取多种形式,强力推进以“打造一台精品舞台剧目、拍摄一部有影响力的影视剧、抓好一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成一个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组织一个品牌文化活动”为内容的文化发展“五个一”,实施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推出了一批体现河北风韵的精品力作。电影《唐山大地震》国内票房近7亿元;图书《士兵突击》全国销售28万册、收入405万元;《幽默儿童小说系列丛书》销售50万册、收入330万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百姓尽享文化大餐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是河北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建成各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基层服务点3.6万个、农家书屋1.2万多个,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目标。
此外,河北“三下乡”、“高雅艺术下基层”、“太行情老区行”文艺巡演等文化惠民活动已经形成品牌。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接待观众1369万人次。
展望未来,河北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文化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到2015年,实现全省20户以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9%以上,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和广播应急系统,每个行政村都将培育一个文化专业户,各地群众将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达到5%以上,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广电信息网络集团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分别突破100亿元,并培育若干个总资产超50亿元的民营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