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星期三

    漳州

    “中心户”给力侨乡新春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06版)
    漳州南靖田螺坑土楼客家人的掌上木偶表演。(沈扬摄)

        寻着《杨柳春风》悠扬动听的乐音,今天记者踏进漳浦县一户人家,只见七八个人围坐在大厅里吹拉弹唱。围观的男女老少也跟着节奏颔首抚掌,屋里一片其乐融融。屋主邱胜利精通各种乐器,在他的带领下,街坊邻居聚在这里一起弹弹唱唱,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

        与老邱家一样,侨乡漳州一万多个基层文化中心户纷纷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漳州是福建著名侨乡,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和谐的愿望也日益迫切。近年来,漳州市把基层宣传文化中心户建设成为集文化普及、娱乐、科普为一体的主阵地,吸引大家纷纷投入到健康向上的休闲活动中,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亮点。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巾帼文化中心户”吴丽霞家里更加热闹,她利用节前村民返乡休息的契机,为四十多位准爸爸准妈妈讲授育儿知识。几年来,她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各种劳动技能培训16期,700多名当地农妇参训,帮助转移劳动力4000多人次。

        与吴丽霞相反,平和县科技宣传中心户林介宗却是天天往外跑。他带领农技人员奔走田间地头,耐心指导农民防抗香蕉冻害。强冷空气让香蕉损失不少,但蕉农的心里还是暖洋洋的,老林的无私分享让大家对新年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老林常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农民都富才算富。”像这样的科技宣传中心户遍布侨乡的每个角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随着一曲激情洋溢的《明天会更好》,常山华侨农场春节慰问演出达到了高潮。这场演出全由农场职工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能歌善舞的归侨儿女为农场职工及周边群众献上充满异国风情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而在南靖龙山镇的大路上,龙狮队、高跷队、锣鼓队等形成不同方阵,文化中心户带领群众争先亮相,吸引了三四万人前来观看助威。龙山镇党委书记陈立平说:“这几年龙山人民生活红红火火,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的口袋鼓起来,还要让他们的精神富起来。”(本报漳州1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陈立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