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星期三

    重庆铜梁

    龙灯文化 流光溢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6日 06版)
    铜梁民间艺人正在扎制龙灯灯组。(赵武强摄)

        “走,上街去看龙灯!”夜幕刚刚降临,重庆市铜梁县的居民便会相互邀约,上街观赏大街小巷中一组组生动形象、造型优美、流光溢彩的龙灯。

        首届中国铜梁龙灯文化旅游节即将于1月28日开幕。在节日般的喜庆气氛中,记者来到铜梁,看到许多铜梁艺人正在扎制龙灯灯组,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布置街道和演出场地。据悉,旅游节期间,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在县城的雪庵公园,每天都会上演以铜梁龙为“主角”的大戏。对于正精心打造的系列文化大餐,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铜梁县是著名战斗英雄邱少云的故里,龙灯文化一直是当地的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据县委副书记马洪平介绍,铜梁龙舞兴于明,盛于清。数百年来,当地一直有新春舞龙灯拜年,遇大旱舞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蠕龙、火龙、稻草龙欢庆丰年的民俗。铜梁龙先后参加过建国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庆典,以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上海世博会的演出。铜梁龙还曾应邀赴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演出,为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近年来,铜梁的龙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县目前共有龙舞表演公司12家,6家龙灯制作厂累计开发了数十种龙文化系列产品。“铜梁龙文化”的年产值已近4000万元。

        在铜梁县城,县文广局局长宋关心对记者说,铜梁钢花火龙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过程中,装在特制盘子中温度高达1500℃左右的铁水掺杂着特制的干花被拍打至高空,“铁水流星”随即漫天飘舞,而赤膊露背的舞龙者则在“铁水流星”下翻转腾挪,场面惊险壮观。每次演出,都有万人空巷的效果。文化旅游节期间,每场钢花火龙舞都将组织6条火龙、12个铁水炉同时表演,以此展示最原生态的钢花火龙的独特魅力。全县28个乡镇都精心编排了以特色龙舞为主要内容的专场节目,各个乡镇的“铜梁龙”将齐聚县城一决高下,曾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中华第一龙”也将由原班人马舞动闹新春。这些节目既会在县城集中展演,又将在28个乡镇循环演出,为80万城乡居民送去节日文化大餐。

        地处涪将河畔的高楼镇是铜梁火龙的发源地,全镇8个村,村村都有农民舞龙队。由600多位农民舞龙手组成的20多支舞龙队伍,风风火火把火龙舞遍了大半个中国、舞出了国门,被人们称为田坎上走出的“欢乐使者”。高楼镇党委书记池华洪告诉记者,今年镇里共拿出了3万多元补助村舞龙队,要求每个村至少在村内表演2场龙舞,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水平的火龙表演。(本报重庆铜梁1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赵武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