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学校和教育问题的关注,不仅反映了重视教育这个中国优秀文化教育传统在当代的延续,而且也反映了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造成的公众需要的提升,反映了公众对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普遍认识。
我国教育之所以能够在资源不足的状态下,始终保持强大的发展势头,与公众的坚定支持是分不开的。
就当前而言,我们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媒体网络对学校、教育的批评、指责,有时甚至是非常情绪化和武断的责难,教育改革和发展缺乏一种同情、理解、宽容、合作的建设性社会舆论环境。这就造成了学校、教育发展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一方面是社会对学校赋予了过多和过重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不具有履行这些责任的条件;一方面是社会各界对学校和教育缺乏整体了解而不断指责学校、抨击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为避免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指责,因而不得不采取“鸵鸟战术”,时时谨小慎微、如履薄冰,难以自主开展真正需要的教育改革,其结果是遭到更多的指责;一方面是公众因对子女未来的巨大期望而形成的对学校的巨大信任与对学校和教师的猜忌并存,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和教师的优越感与由包括社会等方面压力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的共生,如此等等。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众所周知,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教育事业应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应当更为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都是天经地义的,是学校和教育应当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要使学校和教育真正充分地发挥这些作用,社会应当努力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人们常会根据自己受教育的经验或者按照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要求教师、学校,这是片面的。时代在变化,教师、学校和教育也都在变化,不能以一个常常被理想化的过去时代的“格式”要求当代。同时,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和非常复杂的,教师、学校和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客观上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期望学校出现成批制造神童的奇迹。
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需要不断摸索、探索、实验。既然是探索和实验,就需要有一个过程,就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和付出一定的代价。而现实往往是,人们要求教师和学校不断创新,但同时又不容忍一丝一毫的风险和可能的失败。教师和学校实际上被各种社会舆论绑住了手脚。
近年来,社会舆论经常抱怨学校取消了许多应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艺体育活动,殊不知这其实就是社会和学校“怨怨相报”的结果。如果我们的舆论、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社会对学校和教育有多一点的理解和宽容,最后受益的正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