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21日 星期五

    为了那一片中国海的蓝色传奇

    ——中国海油年产5000万吨建成海上“大庆油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21日   10 版)

        2010年12月20日,对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海域的油气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曾经参与我国第一口海上油井“海一井”勘探工作的84岁的石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说:“从1966年靠着几条驳船、一台钻机的简陋设备第一次下海要油,我们就盼着这一天。”

        从“三无公司”到国际一流

        海洋石油开采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的特点,被称为“三高”行业。

        当记者身着作业服,乘坐直升机降落在南海深处的“惠州21—1”油田平台上时,所看到的庞大采油平台在茫茫大海中不过沧海一粟。然而,这个平台的造价却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负责惠州油田群作业的CACT作业者集团总裁蒋清告诉记者,每个采油平台通常都有十来条采油管道,垂直下钻1000余米后向不同方向的含油层延伸。从海底采出的原油都要经由平台处理,再通过管道输出,运回陆地。

        因为隔了这一层海水,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成本超出陆地5到10倍。在海上建一个中型油田,勘探开发投入动辄需要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从一无技术、二无装备、三无资金的“三无公司”起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中国海油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海洋石油工业近百年的历程。

        当5000万吨产量目标实现的喜讯传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难抑内心激动:“这标志着中国已迈入海洋石油生产大国的行列。”

        改革开放中的“海上特区”

        1982年之前的17年时间,海上探明地质储量4000万吨,累计产油近百万吨——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虽收获欣喜,但忧虑更深:资金缺乏、技术落后让油气贡献难以满足国家恢复经济所需。1978年,听取石油代表团考察归来汇报后,中央决策“加快勘探开发我国海上石油资源”。

        1982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上世纪90年代,面对困境,中国海油适时提出了“油公司相对统一、专业公司相对独立、基地系统逐步分离”的发展思路,打造出了专业化、市场化和集团化兼具的竞争优势。

        “海上‘大庆油田’的建设,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靠对外开放,靠国家政策扶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近5万海洋石油员工艰苦创业建成的。”傅成玉自豪地说。

        再建两个海上“大庆油田”

        站在上海外高桥船厂的码头上,抬头仰望正在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136米的身高比40层楼房还要高。

        “海洋石油981号的成功建造,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大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说。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深水钻井平台设计建造方面的空白,在最大作业水深为3000米时,能够钻入海底10000米深度,开创了我国在深水领域的自主钻探能力。

        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推进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液化天然气(LNG)船舶、钻井平台等大型装备建造。在建设“海上大庆”的过程中,公司85%以上的装备实现了国产化,有力地带动了原材料制造业、机电业、造船业的大发展。

        “在‘十二五’时期,国内海域产量要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在海外建设一个‘大庆油田’;到2020年,在国内海域保持海上‘大庆油田’稳产基础上,再建一个海上‘大庆油田’。”傅成玉说。

        本报通讯员 张太权 刘思酉 本报记者 何 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