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9日 星期三

    这里的拆迁静悄悄

    ——南通用沟通和理解安置拆迁户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19日   10 版)

        对峙、僵持、剑拔弩张!这似乎是很多人对拆迁场景的印象。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由拆迁问题引发的纠纷比比皆是,“钉子户大战拆迁办”甚至被制成了小游戏风靡网络。我们不禁反思:政府拆迁部门与拆迁户之间的矛盾是否真的如此不可调和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在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的闸东乡,有这样一个村庄。这里,70余户居民正响应政府的拆迁政策搬离居所。但奇怪的是,这里的拆迁没有吵闹、没有纠纷,一切都风平浪静。

        这似乎很难想象。还记得2010年1月,当南通市委市政府与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时,确定将在港闸区兴建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的时候,港闸区的闸东乡的一位领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协议签成了,拆迁安置的战役,我们才刚刚开始”。据悉,此次拆迁涉及到上千户村镇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

        家住闸东乡新村五组的顾大妈在听说拆迁消息的时候没少抹过眼泪:“家里老房子刚拆,楼房刚刚建好,这还没住几天安稳日子,却说要拆迁了。”据了解,2010年初政策刚下来的时候,感到诧异和不解的不止顾大妈一人,他们的房子有的刚装修,有的刚改建,在他们脸上能看到的是不满。

        然而就在拆迁安置政策下来不久,领导们就来了。他们分头下乡,走进家家户户协商安置问题。当乡领导来到顾大妈家时,她的态度依然很坚决:“无论给我多少钱一平米我都不搬!”多次上门、耐心劝导、各方面的协调,最终令老人满意了安置政策。“说实话,张领导的态度打动了我,我一个老婆子无儿无女,他却这么重视我,把咱百姓放在心上,我是真的感动啊!”顾大妈拉着记者的手,再次流下了泪水。但这次是感动的泪。

        如果只凭“嘴上功夫”,拆迁居民还不会如此感动。当地干部真心为民着想的实举才真的给他们吃了“定心丸”。

        “视装潢质量确定每平米的补贴金额,然后对每户的建筑面积和实用面积进行准确测量,再经过双方协商,最终确定总的拆迁补偿金。闸东乡拆迁户居民将被安置于不远处的长泰路新建小区内,居民可以使用补偿金在小区内拿到相应大小的一套新房。”这就是闸东乡的拆迁安置政策,而这一切都是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并加以实行的。家里的老房子物有所值,还能拿到不错的新房子,谁家不满意?于是,人群中的怨言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家的一份希冀。

        2010年10月,拆迁的日子终于来了,这个本以为会艰难而缓慢的拆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到两周,乡里的居民全部搬出,原本炊烟袅袅的小村瞬间成了一片平整的待建沃土。

        而不久后,一个高科技、无污染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将在这里生根发芽。生物芯片、船舶配套、电子信息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将给南通和上海带来发展上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与此同时,居民们也将搬进他们的新家,开始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曹 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