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变革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15日   05 版)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光明网记者张振胜)1月10日至14日,光明日报先后刊发四篇“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系列报道”,分别是《生活、语言,谁牵引谁》、《语言要规范也要发展》、《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传播规范的语言是我们的责任》,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纷纷留言或发博文,对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现象】

        网络语言是时尚

        Fiona_koo(新浪微博):发信息给我爸哭诉“么有手机费老”,我爸回我不要跟我说网络语言,我看不懂。

        某厶厶(新浪微博):“神马”就是“什嘛”也就是“什么”,“浮云”代表飘渺、虚无、没有,也就是“没有意义”。合在一起“神马都是浮云”就是“什么都是浮云”或者“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意义”。这是近来新流行的网络语言,表达目空一切、无所谓、淡漠的态度。

        【问题】

        网络对汉语言的传统形成了冲击

        张庆连(新浪微博):物以稀为贵适用于很多领域,网络语言刚刚兴起时可能是时尚,但人人都说句句都用时,就是一种语言污染。

        龙沙结缕(光明网博主):计算机和网络对汉语言的传统形成了冲击。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思维习惯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在汉语言的变化上。 (摘自博文《浅议汉语言的支撑力危机》)

        【出路】

        积极引导、及时规范

        刘加民(光明网博主):据我了解,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频率越来越高了,这说明词典对实际生活中语言运用的指导,对语言规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吐故纳新,是汉语工具书获得生命力的关键。相对稳定,又是工具书的必备素质,这对汉语工具书编撰人员的“洞察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摘自博文《汉语工具书获得生命力的关键》)

        潘德东(光明网博主):不破不立,不变不通。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突破、不断变革。汉语也不例外,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从文言文到白话文,都是对自我、对过往、对陈规的扬弃和否定之否定。因此,面对生猛的网络语言、劲爆的影视方言、流行的民间隐语,大可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即便是“洪水猛兽”,也不宜堵,而只宜疏。语言需要约定俗成,如果已被接受、被认可,那么,就用不着急于封杀,而应积极引导、及时规范。这恰恰是激发汉语创造性、引领中文多样化的开放包容气象。 (摘自博文《允许一部分汉语先“雷”起来》)

        龙沙结缕:当今汉语言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力危机,促使汉语言发生变化的外力之强更是空前。汉语言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是必然趋势,这个发展和变化“宜疏不宜堵”,如何引领汉语言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自博文《浅议汉语言的支撑力危机》)

        姚仁格(光明网友):外来词汇翻译成相应的中文,应该不是难事,以汉语强大的表现力,可以准确转化外语的意思,中文夹杂外文字母,应该最大幅度地减少。至于中文新产生的词汇,只要含义准确、符合中文造词规律,不妨随语言的发展自生自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