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1日 星期六

    他带着“顽固的追问”离去

    ——著名作家史铁生告别人世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1日   02 版)

        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突发脑溢血逝世。

        也许他自己永远都不曾知道——他的读者竟然有那么多,甚至可以说哺育了几代人的成长;他的作品竟然有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甚至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支撑;他的名声竟然有那么大,即使在讲究“娱乐至上”的社会风气下,他这个不炒作、不时髦、不随波逐流的严肃作家的突然离去,还是震惊了众多的国人! 

        2010年的最后一天,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北京东城作家协会荣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新时期代表性作家史铁生因脑溢血突发在北京病逝,离他的60岁生日只差4天。 

        对于这位21岁双腿瘫痪,30岁患上严重肾病,从1998年就开始做透析的残疾人作家来说,世界对史铁生展示了残酷的一面,他曾如实描述自己的生活状况:“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可是这样一位“业余作家”,生命却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华: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中长篇小说;有《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电影剧本;其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散文《我与地坛》,更不仅是他个人散文创作的顶峰,也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还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的文学大奖。他给世界留下了一位真正的、高质量的中国作家的生命之作、心血之作! 

        而史铁生给我们留下的还远不止是他的文字,在北京作协的讣告中有这样一句:“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李青、秘书长王升山说:“铁生是北京作协的骄傲,北京作家们不仅喜欢他的作品,也敬佩他的人品和坚强达观的人生态度,他始终是我们北京作协的核心人物和文学灵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呜咽着说:“铁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一直坚持精神高度、不妥协的、非常优秀的作家。他身体不好却卓有尊严,对人生坦然面对,对世界不懈追问,对灵魂顽强探索,活得澄澈、干净、淡定、自尊,给当代的中国作家们树立了榜样。”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说:“他身体有残疾,却让肢体健全的人感到一种强大。他不需要怜悯,得到的是尊重。”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是史铁生的好友,俩人曾在哲学层面进行过许多深层次的对谈,周对史的哲学高度极为赞赏,闻听噩耗痛哭失声,和他一样以泪洗面的作家不下几十人。 

        今天凌晨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也在微博上被众多热爱他的读者关注,网友纷纷转发留言寄托哀思。网友一朵小僖说:“《我与地坛》当年让懵懂无知的我感动不已,史铁生一路的坚韧勇敢告诉了活着的人应该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网友地坛小草说:“我愿永远做一棵小草,在地坛中陪伴着史铁生老师安坐。” 

        在大家忙着告别2010年、迎接2011年的关口,从清晨到晚上,我的手机接到了几十人悼念史铁生的短信,有作家,也有各行各业的朋友。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说:“2010年终结于铁生离世,不知道2011年的文学如何开始新的旅程?但愿还能听到他来自遥远的精神圣地的声音。”为什么他的去世震惊了如此多的国人? 

        史铁生曾说:“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现在,铁生带着他“顽固的追问”离开人世,走前留下遗嘱:将他的肝脏和大脑捐给有需要的患者和医疗机构。他的“生存意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爆发的光芒,划开了地坛上空的冬霭,为我们还必须坚守的人间,增添了明亮和温暖! 

    本报记者 韩小蕙

    (本报北京12月31日电 图片来源:中国作家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