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1日 星期六

    元旦:防低温 保民生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1日   02 版)
    12月27日,新疆阿勒泰市再次迎来降雪天气。新华社发

        2011年元旦期间,我国自西向东将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低。

        其中新疆北部、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部地区有暴雪;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地区北部和西部、江南地区南部有小到中雨(雪),其中广西北部、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雪)。

        1日-2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气温将下降6-8℃,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

        元旦期间为何遭遇低温雨雪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为此记者走访了气象专家。

        拉尼娜带来阶段性低温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介绍说,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不仅元旦期间会遭遇低温雨雪天气,2011年1月上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其势力较强。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南方地区以过程性雨雪天气为主,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地区降水量一般有5—20毫米,其中广西北部、贵州等地的局部地区有30—40毫米,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日—3日、5日和8日—10日。

        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较强,新疆北部及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新疆北部、黄淮等地的局部地区气温偏低3-5℃。虽然1月1-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等气象干旱区将出现小到中雪,有利于受旱地区土壤表墒增加,但是之后上述气象干旱区将基本无降水,旱情持续。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周兵研究员介绍,自2010年7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事件的标准,形成了拉尼娜事件。历史事件分析表明,拉尼娜事件有利于我国冬季风偏强,导致冬季总体气候偏冷,华北和华南偏干。拉尼娜事件的出现还可能带来阶段性极端低温事件。

        提起拉尼娜,人们禁不住会想起发生在2008年的大范围冰雪灾害,那次冰雪灾害造成了道路结冰堵塞,通讯、水电中断。现在拉尼娜又来了,还会发生冰雪灾害吗?对此专家的答复比较乐观:“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这次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不大可能造成大范围的冰雪、冻雨灾害。”

        做好生产交通保障

        专家提醒说,隆冬季节寒潮天气多发,体弱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公众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地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室内燃煤燃气取暖用户需注意通风换气,预防煤气中毒。

        1月份雨雪天气较多,气温偏低,要特别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对生产和交通的影响。要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春运和电煤运输的准备工作,及时做好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的除冰作业。北方牧区需提前做好牲畜的围栏加固和牧草储备,以防因降雪量过大,造成或加重“白灾”。1月份,中东部地区多雾霾天气,各地须防范对道路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农业生产方面,气象专家给出的建议是:

        北方冬麦区须抗旱防寒,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北方未形成稳定积雪覆盖的麦田要采取镇压、施肥及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防冻,以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积雪地区在雪融后,要利用晴暖天气及时进行锄划,破除板结,弥补裂缝,以增温保墒,为冬小麦安全越冬创造条件。

        南方农作物区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南方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撒施草木灰、覆盖秸秆或薄膜等措施提高土壤温度,防御冰冻灾害;降水偏多地区要抓紧清沟理墒,降低农田土壤湿度,避免湿渍害发生。同时,要加强蔬菜和果树的管理工作。

        牧区和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须防风防寒。温室大棚要加固棚架,并采取加厚覆盖层及棚内人工加温等措施保温增温;出现降雪地区要及时清除温室大棚棚顶积雪,防止大棚被压受损;要备足牲畜饲料,并做好圈舍加固、保暖工作。各产区要积极加强冬小麦和油菜病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特别提示本报读者,公众可登陆中国天气网(www.weather.com.cn)获取最新天气预报和旅游服务信息,合理调整生活和出行安排,降低不利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报记者 林 英

    (本报北京12月31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