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领导特意来我们学校,就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对我们全校师生来说,既是肯定又是鞭策。”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谈起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学校调研的情景时,感到无限光荣又责任重大。
从2009年起,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开展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为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试点高校之一,其在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努力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中国传媒大学要以中央领导视察讲话为新的起点,积极服务于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这一国家工程,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作出新的贡献。”苏志武如是说。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培育爱党爱国大情怀
7月14日下午3点整,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学生代表,站在延安市清凉山顶,在蒙蒙细雨中,紧握拳头,庄严宣誓。“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高举旗帜,围绕大局……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雄壮的誓言,回荡在山峦间。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首要的任务是政治上合格,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觉悟。为此,我们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战线上能够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10名同学赴延安参加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在那里,他们参观了革命旧址及党的新闻事业发源地,并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前庄严宣誓;在那里,他们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着农村生活。活动结束后,在回京的路上,付文同学记下了自己的心得:“延安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在过去是老一辈革命家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的精神动力和法宝。在今天,这种信仰同样是我们全方位改善我国对外新闻报道、全面提升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
在这一学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每位同学都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13次“国情教育系列讲座”,院系组织的“三项学习教育”、“学习刘薇同志,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为玉树地震献爱心”等活动。每项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在班级党支部的组织下,就学习内容发表感想,分享体会。经过这样的学习,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胡芳发现同学们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到现在主动思考问题,从过去的个人意识转变到现在的全局意识,从只会“仰望星空”到现在既会“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这些变化让她感到欣喜。
特色化培养 打造复合型人才
“我们认为,复合是知识体系的搭建,创新是能力与智慧的开掘与提升。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是一种高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有新闻、外语、技术‘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架构作支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构建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工、艺、管、经、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小综合’学科体系,再加上30个语种的外国语言专业基础,形成了培养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得天独厚的学科专业优势。”苏志武强调。
2009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共39位学生,2010级共40位,这些学生都是从全校一年级各专业硕士研究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除了英语成绩出众外,他们本身已有的专业知识也非常扎实。如2009级学生中,除有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传播学等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硕士生外,还有来自法律、经济、政治、艺术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等十余个专业的学生。如何保持他们已有的专业背景优势,为将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为学生们量身打造了“模块化的特色课程”。
除公共学位课外,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开设了诸多特色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类、国际关系类、专业英语类、传媒业务类、实务训练类、系列讲座类模块化的课程。系列讲座类有由主流媒体负责人、资深编辑记者主讲的“当代媒体前沿问题系列讲座”;实务训练类,以中传电视台作为校内实践基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分组采访、拍摄、编辑、主持、制作了英语新闻节目News Batong Line(新闻八通线),在中传电视台英语节目时间播出;专业英语课程由外教讲授国际新闻采写和国际新闻评论写作,每天开设英语语言课程,使学生置身于全方位的英语环境。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如与比利时LE75公立艺术高等学院师生交流互动,与美国合众社远程连线采访,与美国副国务卿现场交流,模拟新闻记者在国际平台上的提问与交流。
对于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学校定期通过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培养例会,听取国家六大主流外宣媒体的反馈意见,根据国际新闻传播一线工作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实现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的动态对接。
专业实践大舞台 让学生们更加自信
“从小就懂得这么一句话:实践出真知。通过本次赴上海世博会的经历,我更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萨莉娃同学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2009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学生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实习。其中,26名学生在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实习,3个多月来,他们共发稿1400多条。10月份,中央电视台专门组织学生们去上海世博会采访,以“家乡人看家乡馆”为主题,锻炼学生们独立拍摄、采访、编辑新闻的能力,并且将他们制作的新闻成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从10月29日韩思思等同学共同完成的《青瓷浙江 水样江南》,到10月31日,李菲、冀维纳同学的《科技桃花源》,同学们制作的7个作品尽悉播出。
9名学生在新华社实习,他们以音视频、文字的方式发稿200余条。两名学生在人民日报学习,其中王娣同学就格陵兰岛彼德曼冰川崩裂产生的巨型冰山为新闻由头,在8月13日发表《巨型冰山开始“危险之旅”》的消息报道,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杨敏同学在中国新闻社实习期间,第一时间向世界报道了菲律宾绑匪劫持香港游客事件。
明年1月,将有3名学生分赴新华社驻巴黎分社、《中国日报》驻纽约记者站,中国新闻社驻英国分社,开始为期5个月的海外实习。
对于学生们的表现,李培元认为,通过实习锻炼,同学们不仅将前沿理念融于新闻实践,而且更加坚定了从事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信心,也更加理解“坚守国家立场,发出中国声音”的光荣使命与历史责任。
本报记者 雷 柯 姚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