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关注

    鲁西南养育的非遗传人

    杜贵斌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4日   11 版)

    传奇唢呐奏出天籁之音

        “火烧葡萄架”、“二龙戏珠”、“二龙吐须”、“双鼻孔吹唢呐”……这些听起来令人好奇的名字,既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而是山东省嘉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鲁西南鼓吹乐传人伊双来的绝活。

        伊双来有家学渊源,8岁开始学习唢呐演奏,早在明代,他的祖上就开始吹唢呐,传到他时已是第八代了。他父亲也是在当地名气很旺的唢呐手。15岁那年,伊双来就开始领班活跃在乡间村里红白事鼓吹行里,经多年锲而不舍的钻研与磨练,艺术水平不断提高,造诣日渐精深,形成独特风格。

        伊双来擅长吹奏《开门子》、《落子》、《拜鼓曲》、《百鸟朝凤》等传统曲目,掌握了大量的山东梆子和柳子戏的戏剧曲牌,并不断摸索创新。他还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魔术、杂技等多种特长和技巧,形成了“火烧葡萄架”等四个绝活,演奏风格音色清脆,起伏激荡,趣味横生。他丰富的演奏技艺影响了许多艺人,并带动了鲁西南鼓吹乐的发展。  

        1990年,伊双来参加济宁市春节唢呐调演,凭借一曲《万马奔腾迎新春》获得最佳演奏奖。1992年,参加山东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他演奏的《开门子》获得民族器乐比赛金奖。随后,伊双来又参加了1995年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山东省1996年齐鲁广场艺术展演活动,他的唢呐演奏艺术还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锣鼓经敲出一代代传人

        山东省嘉祥县山东梆子传承人开瑞宝也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技艺精深,曾任原济宁市胜利剧团、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鼓师,1958年调入山东省梆子剧团后,他在司鼓的诸多剧目中体现了非同寻常的技艺,使他在省内外同行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

        开瑞宝调到山东省梆子剧团后,是他艺术提高和成熟的时期,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锣鼓点打法,潜心研究司鼓艺术和时代、和剧情密切结合的途径,他根据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大胆改革了一些传统的锣鼓经打法,使原有的锣鼓经变得更加高雅、华贵、大气了,大大增强了演出效果,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赏。

        开瑞宝不但司鼓技艺高超,他对山东梆子剧的传统音乐唱腔也掌握得非常丰富和全面,在一些山东梆子剧音乐资料中,开瑞宝传授的锣鼓经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近几年地方戏不景气,一些剧目不常演,有的已经失传,会传统剧目的人越来越少,同行中不会的都要向他学习,年轻的求教者更是络绎不绝。

        凡有求教者,开瑞宝都耐心相告,亲手示范,毫不保守,使求教者满意而去。他的学生遍布全省,这些学生中又收了一批批的再传弟子,分布在山东省各地的山东梆子剧团里,具有很广泛的影响,为山东梆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开瑞宝司鼓演出的剧目既有现代剧目也有改编移植剧目和传统戏,如《万家香》、《铁马宏图》、《云岭迎春》、《芦荡火种》、《墙头记》、《破洪州》等。

    织娘巧手织出汉字如锦

        山东省嘉祥县的鲁锦织造传承人赵芳云不仅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而且也是鲁锦织造技艺唯一传承人,她的鲁锦织造不仅能织出“迷魂阵”、“喜字锦”、“孔雀开屏”等数百种纹样,还能将汉字织进鲁锦。鲁锦其实不是锦料的,而是鲁西南俗称的“老土布”、“老粗布”。“老土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色彩绚丽,美丽如锦,后来成为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1985年被定名为“鲁西南织锦”,“鲁锦”这个名字就从那个时候沿用下来。

        早在春秋时期,织锦工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和发达,有文献记载和汉画像石佐证,两千多年前,生长在嘉祥的农家妇女就擅长纺织布,著名的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刻《曾母投杼图》和《孟母断机教子》图便反映了嘉祥、曲阜一带机杼和鸣的景象。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桑麻纺织得到进一步发展。“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描绘出唐代山东纺织业的盛况。2008年,嘉祥“鲁锦”织造技艺登上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赵芳云12岁开始学习纺织,17岁时上了夜校,1965年她结婚后,生产队里正组织纺织,她的织锦年年都拿高工分。近几年的青山寺纺织比赛,她每次也都是第一名。赵芳云老人已经和织锦技术相伴了多半个世纪,她的那架织布机陪伴她将近一生,以前日子穷,为了接济家里,赵芳云老人常常把织的布拿去卖,就是为了换吃的、换工分。而今天,她因为这门绝技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