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田野

    青山秀水中的侗歌之乡

    李田清 《 光明日报 》( 2010年12月24日   11 版)

    鼓楼长凳上留着歌队的位置

        2009年11月,侗族大歌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贵州省从江县北部及与之接壤的黎平县南部。从江县一个叫小黄的村子则被誉为“侗族大歌的故乡”。

        小黄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北面,离县城20公里,由小黄、高黄、兴黔三个行政村组成,共600多户、3000余人。小黄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缓缓而过,四周青山环抱,数百座吊脚木楼依山傍水,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似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这里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鼓楼、风雨桥、吹芦笙、唱侗歌,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

        小黄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先后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小黄,不论是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村里现有歌队20多支,队员1000多人,不仅有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也有娃娃队和老年队。他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

        小黄的小孩从呀呀学语起,父母就开始教他们唱歌,女童五岁开始穿裙子,也就开始与伙伴一起自由组成歌队了,请公认的唱得好的歌师来教。歌师的教学是无偿奉献,而乡亲们却视之为极神圣的职责。歌师对歌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她们除了田间耕作、家务劳动外,整日带着歌队,直到这群女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出嫁为止。

        在小黄,没有一个儿童不进歌队的,不论男女,婚前经过十几年的训练,婚后仍然加入歌队,直到年迈歌不动为止。小黄的男女青年婚后仍然会继续留在歌队,不少家庭三代人都分别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歌队里唱歌,这些歌队在鼓楼里的长凳上都有位置。从1989年起,教育部门在小黄小学开办了民族班,开设侗歌课,聘请歌师教学生侗歌,吸引儿童进校学文化,这是全县开设侗歌课最早的学校。

    侗家山寨中流淌的天籁之音

        侗歌按曲调分为几个派系,小黄侗歌在侗族地区称为“嘎小黄”。至今,小黄流传着大量的侗族民歌,丰富多彩,远近闻名,如男女对唱情歌、大歌、琵琶歌、蝉歌、拦路歌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然一体,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风格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典雅优美著称于世。歌队由一人领唱,然后合唱,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不时听到鸟叫蝉鸣、江河奔流、山谷回响的声音,如林涧潺潺,似虫鸣啾啾,把听众带入到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

        娃娃队童声单纯嘹亮,天真活泼;姑娘队的歌声清纯如水,慢慢注入在场的每个人的心田;罗汉队的声音浑厚如山,似穿过天地万物,给人一种神奇的享受。不少到小黄考察的专家、学者听了侗族大歌后,都为其完美的天然和声拍案叫绝,认为这种合唱绝响是一般合唱演员难以练出来的。

        在小黄,处处有歌,事事有歌,或描述生活场景,或模仿自然之声,或倾诉相思之情,或回味生活甜蜜。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生活,以歌传言。每逢节日庆典,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鼓楼对歌,用歌传情,用歌讴颂盛世丰年;当夜色降临,侗家姑娘、小伙三三两两相邀到村口、溪边,一边弹琵琶、一边唱着悠美的情歌,倾诉着相互的爱慕之情和对幸福的憧憬。美丽的歌声,让侗家人在自豪中快乐,在快乐中自豪。

    歌声飞出山寨传得越来越远

        小黄侗族大歌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多次参加全国汇演,走向全国。近几年来,还冲出山门,走向世界。每年八月十五,小黄都要举办“赛歌节”,当地的老、中、青、少儿歌队分别进行比赛,并邀请周边侗寨共同参与。2003年,在从江县举办的首届侗族大歌节上,小黄一千多名男女老少一齐聚集在鼓楼前,同唱侗族大歌,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5岁,歌队由5个方队组成,声势浩大,将侗族大歌的风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9年10月21日,在中国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上,小黄侗族大歌与挪威、比利时、立陶宛三国签订了意向性演出协议,这是从江有史以来第一次与国外签订的民族文化演出意向性协议。小黄人从未想过,茶余饭后唱的侗歌,却能唱得如此响亮。小黄人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了“旅游富村”的发展思路,凭借侗族大歌唱响全国、蜚声国际的效应,着力打造中国侗族大歌第一村的“金字招牌”。

        小黄村党支部组织20多名党员和群众到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周边村寨考察学习,请来专家实地考察、规划;召集村里的歌师、戏师等民间艺人,将其所编歌曲、戏曲进行整理记载;成立侗研学会,组建艺术团,建立侗族文化室,组建了56个歌队,让侗族大歌进入课堂,并加快了村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短两年先后修建了“德高”风雨桥和独具特色的寨门,新建了3座侗族鼓楼,维修了4座风雨桥,修建了侗族大歌传承陈列室……

        同时,村里建立了侗族风情培训基地,对村里有表演才能的青年男女加强培训,将村里100多名儿童送到外地艺校学习。村里鼓励青年男女走出大山从事侗族大歌演出,潘婢爱等几个姑娘组建的表演队为北京一家艺术团表演,潘婢花等人组建的表演队巡回全国各大中城市表演,几乎场场爆满。如今,全村在外从事侗族大歌和侗乡风情表演的青年男女多达400多人,村里不少人家从事“歌堂旅馆”经营、旅游纪念品销售和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等。小黄侗族大歌的动人歌声不仅在家乡唱得越来越响,也传得越来越远,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到侗族大歌的无穷魅力。

        (本文图片/前:小黄村花桥对歌 后:演唱侗族大歌 摄影/李田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