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淮安 撬动发展新机遇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宣晓庆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5日 01版)

        11月22日,江苏台湾啤酒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啤酒项目开工仪式在淮安金湖经济开发区举行,这是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的第一家生产基地。无独有偶,仅在十天前,总投资10亿美元的台资项目国宝空调同样在淮安“安家落户”。过去被人遗忘的苏北小城何以一下子成为各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看来,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炉,各地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淮安过去是江苏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与苏南有着巨大差距,但现在机遇来了,在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中,淮安必须利用好自己的独特优势。为此,淮安打出了三张特色牌:生态牌、资源牌、服务牌。

    生态牌:绿树清水引得白鹭来栖

        淮安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指标体系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的地级市,是全国创模新指标体系考核的样板。在淮阴区南陈集镇,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动人景象:一位老汉牵着头老牛悠闲地走在田梗上,周围是翻飞的白鹭与成群的白鹅。提及环境变化,老汉自豪地介绍,以前这里脏乱臭,自从政府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老百姓终于喝上了干净的水,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连白鹭都不招自来。

        这里其实只是淮安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一个缩影。在刘永忠看来,生态环境建设是淮安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线,“淮安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该市环保局局长张汝华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一家境外企业想在淮安投资近百亿元建一个大型造纸企业。这么大的投资项目,淮安自然相当重视。可是,既然是造纸,就不能不考虑污染。市政府特意派出一位副市长带队到境外实地考察。当了解到该项目投产后,制浆污染难以解决时,淮安忍痛劝退了这个极具诱惑力的项目。刘永忠算了这样“一笔账”:“我们不能眼红这一百亿。如果任其发展,将来治理污染不是一百亿能解决的,它对老百姓健康造成的损害,更不是一百个亿能弥补的!”

        如今,淮安的“三个绝不”深得民心:绝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宁可招不到商、引不到资,也绝不把污染项目引到淮安;绝不能为了领导干部的所谓政绩而给百姓带来长远的祸害。今年,该市清河区创建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该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施“绿色招商”,完善并延伸园区现有产品链和废物代谢链,构建精密机械、食品工业、物流、动漫科技等主导产业生态产业链。“我们就是要把淮安打造成一座花园城市,成为苏北的江南,让离开的人舍不得走,出去的人想回来,外地的客人流连忘返。”淮安市市长高雪坤说。

     资源牌:借港出海风头正劲

        2010年9月26日,这个日子无疑会被淮安人永远记住。这一天,从北京首都机场驶来的航班降落在了淮安涟水机场。淮安涟水机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支线机场,也是江苏新一轮机场规划建设中的两个增建机场之一。淮安到上海一下子缩短为40分钟,到北京为80分钟。

        淮安的资源优势其实非常明显:6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会,6条铁路将在2至3年内建成,机场已经通航;已探明的地下岩盐储量为世界之最,凹凸棒土占全国70%以上,水资源、电力资源充沛;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税费成本……

        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淮安正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开放步伐。可淮安并不靠海,何来“借港出海”?刘永忠作了这样的解释:一是连云港之“港”,淮安虽然不临海,但是距离连云港不足100公里,目前正在积极规划淮安与连云港之间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用足用好加快沿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淮安市政府和连云港市政府已经签订了共建、共用港口的协议,逐步实现由“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跨越;二是上海之“港”,借助机场通航契机,大力推动淮安与上海在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各类高端资源之“港”, 集中一切信息、技术、人才、资本等发展资源,借助外力形成“井喷”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淮安已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水生所、南京工业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市政府每年都拿出300万元专项经费,推动淮安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近日,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行,创造了两个“第一”:南京大学在苏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淮安市政府参与共建的第一个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使院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不断提升淮安传统产业,推进淮安新兴产业发展,助推淮安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刘永忠说。

    服务牌:101%的服务暖人心

        今年以来,富士康完成二期投资,正在进行三期投入,达方、旺旺、台玻都在进行增资扩股……大批台商纷至沓来背后的秘密是淮安政府部门101%的服务理念。“从过去的100%到如今的101%,这绝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直接指向服务理念和水平的质的飞跃。”刘永忠表示,如果说淮安以效能建设为中心的服务提速为企业带来了100%的服务,那么1%就是淮安政府以差别化、个性化、超前超值、创新创优为内容送出的一份意外惊喜,而这份惊喜已成为淮安招商引资的特色名片。

        “过去办个企业执照要去工商、税务、卫生等好几个部门,没十天半个月、不跑个七八趟根本批不下来,现在可真是方便多了,到工商局一个窗口,仅用了3天手续就全部办好了。”淮安市民张先生拿到营业执照后兴奋地告诉记者。

        “行政审批项目,淮安在全省是最少的!”淮安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周茂萱介绍,淮安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以后,政府服务有了质量标准,效能建设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341项大幅消减为230项,砍掉3700多个办事环节,行政许可平均办结时间由原来的8.2天缩短为2.1天。

        101%的服务理念的推行最初主要局限于涉企事务,但随着101%服务品牌的打响,民生服务领域也逐渐开始推行这一服务。

        淮安市纺织厂的下岗职工林师傅告诉记者,几年前他生病花了4万元,市医保中心仅给他报销一半,缴纳社保费成了一大难题。“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新政策给我送来了福音:可以通过政府贴息贷款缴纳社保费。以后每月从养老金中扣除一小部分!”林师傅笑着说,日常医疗费也可以报销。这实际上是淮安市“助保工程”的一部分,通过银行贷款、社会募捐和政府贴息等方式,筹集助保基金,和林师傅一样的全市4万多名下岗、失业等七类困难群体都成为101%服务的受益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