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开在灵魂深处的幽兰

    作者:王泽龙 周少华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5日 12版)

        读罢淩子的长篇小说《是谁撩动我的琴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版),我被作品中美丽清澈、温婉忧伤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9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文学叙事中,小说消解神话、调侃崇高的世俗化思潮遮蔽了生活中美好的人性,真实的或理想的爱情书写大都难觅踪影。近20年来的一种反理想、反崇高文学思潮又无形加大了人们思想的惶惑与心灵的痛楚。如今,淩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合当代小说潮流的爱情故事:一个年轻设计师阿俊爱上了一个比他大7岁的女律师秦玉莹,他们小心翼翼的爱情经营最终为世俗化的社会规则与自己的心魔顷刻瓦解,最终身怀遗憾各自成家。但是无爱的婚姻让他们备受心理煎熬,唯有忘不掉的是那一朵开在灵魂深处的幽兰,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记忆。 

        小说的感人之处,就在于继续追踪人物的命运,探寻爱情的真谛,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违背本心、放弃了爱情后的生活会不会幸福?没有爱情的人生还有无生气?作者从这里再次出发,饱含理想的激情,如泣如诉地书写了一曲爱情的悲歌——无爱的婚姻怎样导致了身体的残损、人性的扭曲与家庭的悲剧。秦玉莹为了避开阿俊的苦恋,匆忙接受了江氏集团公司老总江义帆的婚姻追求;阿俊被盛源地产公司的老板选为了接班的女婿。但是他们爱情的心魔让彼此时刻忘不掉过去,甚至在夫妻性爱生活中都不能得到快乐。他们把失爱的孤独寄托在虚幻的网恋中,虚拟的网络“爬满青藤的小木屋”成了他们倾吐衷肠的情感交流空间。小说中人物在虚拟网络空间的诗词应和,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超越现实生活的诗意空间,也增添了一份清越雅致的抒情色彩,为缱绻的爱情相思增强了感染力。小说结局,玉莹因救学生遭遇车祸致脑残的悲剧让我们唏嘘不已,男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抉择更是让我们深表敬意。这样一个结局的大胆安排,寄托的是作者诗意的人生理想:神奇的爱情力量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神经末梢的记忆仍然期待着一个神秘的眼神!我们这样一个世俗化的时代里,太需要这样动人心扉的感情恋歌。

        这一部小说的叙述没有太多的滑头,清新朴实的抒情风格与单纯的故事情节的推进相得益彰。作品的单纯情节中,有巧妙的时空跳跃,它的承接自然,不会让你找不着头绪。作者在叙事技巧上最出色的是她对巧合性的戏剧化情景的设置。比如:阿俊与叶秀屏的蓝星咖啡屋约见,是为了消除叶的误解,加快他与玉莹爱情关系的进展;结果巧遇玉莹与同学相约咖啡屋,正好撞见叶秀屏大胆拥吻猝不及防的阿俊,导致了他们第一场误会,使爱情局面不进反退。在阿俊急于解释这场误会时,玉莹又从公司老板叶总口中证实他女儿秀屏与阿俊的恋爱关系。当玉莹来到儿子小杰的老师江雪燕家中接儿子回家时,没料到江老师正是他在躲避的江义帆的妹妹。在江义帆开着宝马车送她回家时,又在家门口巧遇推着自行车的阿俊。这一些巧合情景,加剧了人物内心矛盾的激化(整部小说并没有大的外部矛盾冲突)。小说是要有故事的,巧合的事件设置,可以有效浓缩文学作品的时间空间,可以压缩情节,激化矛盾冲突,这是戏剧化的常用手法。因为舞台时空的限制,戏剧必须使矛盾冲突高度集中。借助巧合,是古今中外戏剧常用的手段。这部小说较好的借用了戏剧手法,大大简化了小说叙述过程,推进了故事进展,增强了故事叙事魅力与情节的感染力。比如两位主人物在虚拟空间的巧遇,就有效地宣泄了内心的情绪,赠添了诗意的抒情性,与现实人生的世俗化生命状态形成对照,大大拓展了小说的内涵空间,可谓虚拟文学世界的二度虚拟空间的巧妙利用。当然,巧合过多,也有削弱人物性格与思想真实状态的弊端。这也是小说作者需要注意的地方,艺术的魅力在于有限度地把握有意味的形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