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中国田径:要说爱你不容易

    蔡 闯 《 光明日报 》( 2010年11月22日   04 版)

        亚运会田径比赛今天展开,中国代表团又将掀起新一轮夺金热潮。然而,在我们在亚运会上“大称分金”之时,却不得不面对一种尴尬:在世界田坛,我们能拿得出手的田径成绩真的不多。

        田径成绩不好,最能说明我们还不是体育强国。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没成绩、没观众、没热点,又怎么能让其他项目做到可持续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长期以来,我们的田径都不强,但不是一样拿了那么多奥运金牌吗?是的,我们不会对成绩视而不见。在体育处于亟待振兴的阶段,几处亮点就足以让我们兴奋不已。但是,几个点的突破毕竟不是全面基础的提升,兴奋一下很必要,长期的、正常的发展就更重要。而田径正是竞技体育全面提升的基础。

        特别是,在全国关照下,要保证几个优势项目好上加好、优中选优并不难,但要达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体育事业改革开放成果、全面提高中国体育成绩和人民健康水平,“精耕细作”几个优势项目就显然不够。要提高田径水平,还必须从基础抓起。

        今年秋天,中小学开学的时候,笔者听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部分中小学取消了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家长怕孩子受伤,学校怕承担责任。于是,孩子们本已不多的可以跑跑跳跳的时间就更少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社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男孩子越来越羞涩、越来越“软绵绵”?前些日子,有媒体刊出新闻:现在的孩子不能批评,一批就哭,一哭就不停。看看田径场边的观众吧,除了刘翔出现的时候场面火爆外,多数时间里,观众几乎比运动员多不了多少。如果我们总是一方面让孩子远离跑、跳、投,远离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却把个别运动员偶像化、娱乐化、明星化,那么,受损的就不仅仅是我们的田径成绩了。如果一代青年都成了“水做的筋骨”,一碰就化,就算有人替我们拿金牌又有何用?

        体育不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可以让人在精神上、体格上得到锻炼,获得基本正常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我们并不奢望中国田径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但我们真的希望大赛的田径场边能多一些观众,学校的操场上多一些孩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