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供的数据,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关键是要实现血糖控制达标,做好血糖监测则是实现血糖控制达标不可少的手段。以往,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监测被视为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仅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监测,无法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并有效加以控制。只有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低血糖进行系统监测,才能根据监测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地调整治疗方案。当前国际上倡导推行的一种新的血糖管理方法——结构性自我血糖监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专家介绍,结构性自我血糖监测的做法是,由社区专业医生指导患者,连续3天、每天在7个时间点自我监测血糖,然后将监测结果交给社区医师,由医师对血糖数据进行分析后,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这种监测方法还可以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血糖变化情况,促使其及时调整饮食和改进生活方式,减少潜在性血糖波动,从而更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不过,这种新的血糖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还难以广泛实施,原因之一是测血糖所需的试纸比较贵,医保不能报销。为此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权衡利弊,适当调整医保报销政策,为结构性自我血糖监测的推行创造条件,使广大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减轻国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巨大医疗费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