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4日 星期四

    “井喷”怎样变长河

    ——解读文化产业发展的“泰安样本”

    作者: 《光明日报》( 2010年11月04日 03版)
    题图:秀美泰安(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本报通讯员 张耀民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石敢当习俗产业链,科幻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多维融合的景区“花样年华”,龙曦国际旅游度假地……近年来,总投资300多亿元的60多个凸显“泰安文化符号”的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精品力作相继问世,呈现恢弘气势,被专家称为“泰安井喷现象”。

        如何让“井喷”汇流成长河?“十一五”期间,泰安把目光投向远方,以前瞻思维科学把握发展走势,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泰安样本”。

        挥“创意之笔”,

        凭优势资源铸造精品

        雕塑古塔,点缀在婆娑的绿林;鼓乐琴瑟,萦绕在繁茂的花丛;乡韵民俗,流淌在园林亭榭……集餐饮娱乐、园林欣赏、兰艺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泰安高科技农业旅游景区“花样年华”,体现了泰安市委书记杨鲁豫的意图:“以画龙点睛之笔,激活丰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产业精品。”

        “精品意识”击中“要害”。有着丰厚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泰安,长期以来或“资源沉睡”,或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如何凭借“宝山厚土”蓄造发展强势?泰安重新审视走过的脚印,以世界目光为泰安定位,精心打造“精品城市”。 

        他们挥动创意之笔,让城市的开放性、旅游的特质性、品牌的扩张性相辅相承,以明代泰安城为基调,融汇现代文化元素,构筑山水园林城市的崭新风貌,实现了由依赖泰山向依靠泰山多点联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由文化产业单一向多元融合发展的转变。他们与曲阜合作,联手打造“泰山——孔子文化旅游圈”;与泉城联手,构筑现代传媒、教育培训、影视动漫等产业;邀世界名山“聚首”,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使泰安一跃成为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国际节庆会展中心、全国影视拍摄基地。

        同时,精心构筑创意孵化平台,打造文化产业精品。大型科幻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盘活了“大泰山”文化旅游资源;让泰山文化融进碧野,构筑集科技、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花样年华”景区;以泰山之魂为题,建起室外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一个个精品的问世,催生出民俗文化、科技创意、休闲养生、水浒文化、蟋蟀产业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文化产业园区。

        凭“品牌发力”,使涓涓细流汇成长河

        近日,泰安的众多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比赛”,纷纷亮出了十八般武艺,冒出“大汶口器皿”、“夏张剪纸”、“泰山泥塑”等1300多件珍品。市委宣传部部长白玉翠说:“品牌,富有聚集力和辐射力,众多精品生发出的文化力汇聚在一起,就像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泰安精心制作出荣获2009年度中国金手指奖的作品《泰山》,拍摄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泰山》,创作出百集长篇评书《话说泰山》、动漫电视剧《泰山石敢当》、大型系列动画片《泰山人》。立体化、大密度地进行文化传播,使众多文化品牌亮起来,吸引来众多海内外人士前来投巨资参与。文化旅游、文化演艺、现代传媒、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影视动漫等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催生一个个生机勃发的产业群体。

        凭借“品牌”发力,聚点成片,连线为网。“泰山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挂牌,就有12家动漫数字、文化创意、软件研发、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企业进入,年内有望超过20家。被誉为“蟋都”的宁阳,每年吸引游客达十万人之众,刺激起旅游、书画、工艺、交通、餐饮等多元产业。近年来,泰安形成了“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格局,使旅游服务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乘数效应”,比几年前增加了7倍。

        筑“动力源”,让滔滔长河奔流不息

        近日,泰安正在构筑永久性会址“泰山论坛”,国内外理论专家、文化学者、产业精英即将聚首这里,对文化现象、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和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为“十二五”发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泰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志秋说:“举办高端论坛,目的是聆听高端前沿声音,聚集智力资本,蓄造发展的动力源。”

        近年来,泰安视“智力资本”为“动力源”,先后举办了“院士论坛”、“文化产业高层论坛”等,为构筑“泰安论坛”奏响了前奏曲,也为泰安聚集起“智囊团”。“智囊团”对泰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脉问诊,已形成“长流水不断线”的常态,各领域的学者时常来为这里出谋划策。集众家智慧,泰安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启动了泰山古镇建设,构筑起联结山与城的历史文化轴、体现城市现代化风貌的发展线、环山路带状公园和泮河风光带,让徂徕山凸显“休闲探险”的特色,使桃乡肥城添加“世外桃源”的韵味……

        泰安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与高校合作,把MBA研修班办在“家门口”。去年,派出15名管理人员到北大文化产业研究生班,占整个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被称为“泰安现象”。他们构筑起政府、社会、个人与学校共同参与的“社会大培训”格局。现在,普通百姓也跃上文化创新的舞台,创造出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龙湾佳境、“春观花、夏戏水、秋采果、冬赏雪”的“香格里拉”、富有浓郁民俗文化氛围的“天庭乐园”,诞生了童子茶、花木苗卉、石雕、剪纸、桃文化之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