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这是宋朝诗人朱熹歌咏鄱阳湖壮美景色的诗句。如今,1200公里长的鄱阳湖岸边矗立起巨大的风电机组,各种新型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随着去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经济发展与环境救赎的权衡取舍,考验着赣鄱儿女的智慧,机器轰鸣声中伴随着一幕幕生态保卫战。
生物多样性遭遇挑战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惟一一个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被称为“最后一湖清水”。和全国众多湖泊系统一样,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鄱阳湖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根据江西省都昌县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来鄱阳湖度夏的候鸟有苍鹭、夜鹭、牛背鹭、大白鹭、池鹭等12个种类,数量超过20万只。近年来,由于生态逐年好转,来鄱阳湖度夏的候鸟已从几年前的5万只增加到今年的20余万只。
然而,毋庸讳言,随着工业文明的加速推进,及受过度捕捞、非法捕鸟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鄱阳湖渔获物有明显的群体结构变化和个体的大小变化。其中,群体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洄游性的鱼类,如鲥鱼、鳗鲡已濒于绝迹,刀鲚在鲜鱼货市场上也已罕见;青、草、鲢、鳙等半洄游性鱼类虽然目前在鲜鱼货市场上仍可见出售,但在渔获物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一些较名贵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野生生物也有所减少。据当地人介绍,鲥鱼已有20年没有出现了。此外,在净化污水、护岸、消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纤维植物资源芦苇,在鄱阳湖也呈现退化的迹象。
科研助力环境保护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赣鄱大地掀起一波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的热潮。
江西省列出一批研究课题,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国内外科技人员踊跃参与,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提交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和功能区划研究等一批科研报告,指导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九江地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共有12个县、市、区被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并且鄱阳湖水域近2/3在九江地域。早在2008年3月,九江学院与省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据该中心主任、九江学院校长甘筱青介绍,目前中心已开辟鄱阳湖水环境、应用生态等7个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开展了鄱阳湖区域数字化、水环境演变趋势及保护等研究项目。
保护鄱阳湖水环境,对于鄱阳湖生态系统的修复至关重要。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水环境研究室主任杨期勇博士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首先要重视鄱阳湖源水的培育,政府投入资金,综合治理修河等鄱阳湖源头流域,关闭小型的矿山企业和采石场,植树造林,以本地优势种为核心,构建多层混交森林生态系统,大力推进水源地域存水机能,恢复生态环境。
其次,严格控制污染源的增长,沿湖距离岸5公里以内的区域不准建设生产性的企业,对于污染较严重的部分水域(如都昌、湖口城镇内湖)进行湖底污泥再生处理,消除湖水内污染源,开发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扩大湖水的监测范围。设计结构合理、防污高效的湖滨植被空间格局。最内层是水葫芦、水花生、水稻、稗草为主的农业生态湿地,次内层以芦苇为主,最外层是柳树、枫杨为主的沼泽森林,三者合一,成为集生态农业(饲料、有机肥料)、生产燃料、造纸原料和旅游一体的湿地湖水净化系统。在岸边斜面上修建小型等级堤坝,起到贮留污泥、净化水质的作用。
生态经济舍中有得
甘筱青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倾斜的边际效应会逐渐衰减。从发展实际看,政策机遇只能起催化作用,既非一个地区发展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创造性地进行生态保护,加快推行低碳经济区域布局,建立低碳工业群和现代旅游产业群。
据了解,目前江西已编制推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加快编制分区详细规划,加快修改完善18个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鄱阳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立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江西省今年还将全面启动一批改革试点,包括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水资源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改革、生态补偿等;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争取50%的设区市列入国家试点范围;研究制定绿色国民经济考核体系,并获得国家统计局认可。
在产业发展上,江西省正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光电、新能源、生物、航空高技术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高排放的项目不上,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不上,环保措施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上,已成为环鄱阳湖城市的自觉行动。
人们期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能进入一个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新时代。
背景链接
在我国淡水湖泊中,鄱阳湖的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程度也最高,珍稀濒危物种多。鄱阳湖水草丰美,水生植物有一百余种。鄱阳湖已知鸟类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有1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4种,其中I级保护动物10种:白鹤、白头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和遗鸥。鄱阳湖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发展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在3万只以上。我国有淡水鱼类800多种,长江水系有鱼类300余种,江西有鱼类205种。鄱阳湖鱼类种数占我国淡水鱼类种数的17.50%,占长江水系鱼类种数的46.67%,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水域,有鱼类122种、浮游植物50种,是长江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主要优势种为鲤、鲫、鳊、鲂、鲌、鲩、青、鲢、鳙等。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鲟和中华鲟,二级保护动物有胭脂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