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淮河安澜 功在禹上

    ——写在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何 平 李陈续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3日 04版)

        编者按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从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至今,治淮事业走过了一甲子。日前,记者深入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实地采访了燕山水库、王家坝、蒙洼蓄洪区、淮河入海水道等治淮重点工程,全面感受了新中国治淮60年的伟大成就。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曾是千百年来淮河儿女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变得桀骜不驯。

        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的桐柏山区,流经豫鄂皖苏四省。淮河上游不足400公里,落差竟达178米;中游490公里,落差只有16米,而下游150公里,落差仅为6米。兼之降雨季节集中,洪水难以排出,极易形成“肠梗阻”,酿成涝灾。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泽东主席1951年的一声号召响彻中国大地,新中国开始了对淮河的大规模治理。60年来,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理顺了紊乱的水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今日的淮河流域,已经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今日的沿淮人民,不仅远离洪水威胁,更实现了安居乐业,生存发展的民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淮河安澜,功在禹上!

        千里淮河,今朝变安澜

        王富三的新家就建在离王家坝闸百米远的堤坝上,他对记者说:“过去,俺真是让水淹得着急,就盼着把淮河治好!”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了20年一遇的洪水,王富三原来住的两间土坯房泡塌了,全家人只好跑到堤坝搭了个小窝棚。

        就在那一年,国家确定建设治淮19项骨干工程,掀起又一轮治淮高潮。

        随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等19项骨干工程的全面建成,昔日洪水泛滥的淮河流域变安澜了,包括王富三在内的沿淮人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如今,王富三全家耕种了5亩农田,开发了3亩鱼塘,每年纯收入接近2万元。 

        水利部淮河委员会主任钱敏同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淮河再次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但与1991年、2003年相比,受灾面积、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特别是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2007年直接经济损失却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54.3%和45.7%。

        给水出路,水给人活路

        从2008年夏天起,张玉龙搬离了住了半辈子的“小岛”,在淮南市田家庵区的移民安置小区安了新家。

        “小岛”其实是淮河干流河滩地上的一块高地。每到汛期洪水漫滩,“小岛”就变成了孤岛,居民们不能进出。

        受益于淮河流域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工程,张玉龙等853户居民在移民安置小区安了新家。事实上,这只是整个淮河流域移民搬迁工程的一部分。据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介绍,从2003年淮河大水后起,仅安徽省就有9万户、40多万群众移民搬迁,让道于淮河。

        “沿淮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人水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水利部部长陈雷说。人占水道成为淮河洪水易于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枯水时,两岸农民就在露出水面的洼地上耕种,导致河道日益变窄。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汪斌告诉记者,1998年以后,“人民生命安全、人与自然和谐”被放在淮河治理第一位,“只有给水出路,水才给人活路”逐渐成为治淮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行蓄洪区改造建设工程被放在治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对于标准很低、应用频繁的行洪区,老百姓将逐步从里面迁出来,“让路于水”。

        淮委主任钱敏说:“60年的治淮,不仅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能源开发利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水利的‘命脉’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