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羌山上的那座碉楼

    ——四川灾区文物保护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李 韵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3日 04版)

        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咆哮了40多分钟后,终于爬进了汶川县羌寨阿尔寨的寨门。车上的高度仪显示,此处海拔2050米。

        大山里的太阳落得早,夕阳的余辉在悬崖上勾勒出一座碉楼残破却依然挺拔的身姿。这就是阿尔寨的千年古碉。“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摧毁了房屋,而且毁坏了这座矗立千年的古碉的顶部,碉体也出现较大裂缝。这座古碉是阿尔寨羌族的守护神,对寨民意义重大,他们盼望能够尽早修缮加固它。于是,地震之后,羌民们联名向国家文物局发出了修缮阿尔寨千年羌碉的吁请书。

        吁请书的发起人之一余正国,28岁,是寨里第14代释比。释比是羌族文化中能与神灵沟通的人,在过去也是族里最有文化的人。余正国说,羌族没有文字,所有的历史都是在一代代释比的传承中记录流传下来的。

        作为寨里最年轻的释比,余正国从正式成为释比那一天开始,就知道自己已经担起了传承文化的责任;同时,曾在外面世界打拼过的他也清楚地知道,现代文明的诱惑是多么巨大,守护和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任务是多么艰巨。但是他说:“阿尔寨羌民是羌文化的主人,我们有责任让羌文化传承不息。”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不少羌寨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而阿尔寨由于山高路险,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传统文化保存相当完整,成了一块珍贵的“活化石”。

        “千百年来,古碉一直守护着寨子。如今我们要像它保护我们一样,保护自己的文化。”余正国说。

        让更多的外面人知道羌族、看到羌族文化的精彩,让羌族人发现自己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保护传承,这是余正国的理想。为此他做了些尝试。由阿尔村小学16名学生组成的“羌族童声合唱团”于2006年率先走出了大山;2008、2009年的中国遗产日,他们都到北京演出,向首都观众展示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他和村里其他几位释比还曾受邀到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展览,现场讲解羌文化。这些最高规格的礼遇让阿尔寨的羌民们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阿尔寨羌民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国家文物局接到羌民的联名信后高度重视,进而要求有关方面予以关注支持,并在文化遗产抢救修缮工程中,注重惠及民生。

        被寨民们感动的还有一批民间组织,比如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个完全依靠捐助来维持的民间团体,一直在提供无私帮助。此次他们派出了数批志愿者走进大山,住进羌寨,手把手地教会羌民们使用数码产品,帮助他们整理资料。于是有20多位寨民成了“阿尔羌文化保护志愿者”。他们拿起录音笔,把口头传承的历史、文化、故事录下来;用照相机、摄像机把羌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然后分类整理。“将来还要编成书出版呢,作者就写阿尔寨全体羌民。”余正国的妻子笑着说。

        汶川的萝卜寨、布瓦寨,北川的石椅寨、吉娜寨,理县的桃坪,茂县的黑虎寨……其实,这种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投入,并非阿尔寨的羌民独有,而是充盈在每一个羌寨中。每走进一个羌寨的寨门,记者都能感受到这种扑面而来的炽热与急切,如同羌房中熊熊燃烧的火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