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加息传递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作者:本报记者 温 源 《光明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05版)

        对于一直以来市场有关加息的种种猜测,央行在10月19日晚给出答案:从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上调至2.50%,上调25个基点。一年期贷款利率由5.31%上调至5.56%,上调25个基点。

        历经全球金融危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经济的逐步起稳回升……时隔三年之后,央行首度加息——这一举动究竟传递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防通胀是首要目的

        “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速较快。从目前M2增速看,完成年初控制在17%以内的预期目标压力较大;二是为了应对通胀预期。出于货币投入过多、原材料价格上涨、物价体制改革以及一些投机炒作的因素,当前市场面临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上调利率最重要作用在于引导投资者对未来的市场预期。一般来说,0.25个百分点是利率提升的最小幅度,但却清晰地传递出央行的态度,即不会任由价格上升和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分析,从2010年2月起,一年期人民币名义存款利率就持续低于CPI同比增速,负实际利率增强了中国居民的通胀预期,强化了居民通过投资风险资产(房地产、股票)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投资性动机。这体现为从2009年9月起,中国居民活期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定期存款增速。“本次加息的主要目的是管理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抑制通货膨胀压力与资产价格泡沫。”张明判断。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包括CPI、GDP在内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华融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肖波认为,选择在数据公布的前夜加息,表明央行对数据的大体情况已经有所掌握。加息举动一方面是为了防范通胀预期,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整体良好态势为加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息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走上稳步回升的通道,经济软着陆已基本确立,加息行为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太大冲击。

        房地产市场加大调整

        那么,加息对各市场主体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赵锡军分析,由于当前市场资金较为充裕,信贷投放规模较大,因此上调利率并不会对企业的资金使用带来影响。目前整体企业盈利状况良好,完全可以消化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是当下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专家一致认为,房地产市场是受此次加息影响最大的行业。“加息是此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提高利率不仅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收紧其资金链,也会抬高居民买房门槛,会加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情绪,不排除房价有下降的可能。”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张明也表示,偏低的实际利率是造成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一季度中国房价飙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老百姓来说,加息无疑将增加存款收益,有效改善由于负利率导致居民不愿存款的状况,而市场价格上升的幅度也会有所降低,使居民从中受惠。但对有房贷的老百姓来说,加息还是带来些压力:以贷款100万元、20年还款为例,加息后,每月要增加还款额116元。

        近一段时期,人民币升值加速。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表示,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近期我国资金流入面临较大压力。有人担心,加息会加剧“热钱”流入。

        对此,郭田勇认为,热钱流入的主要目的是在资产领域进行投机。如果国内经济价格上涨过快,形成资产泡沫的话,无疑会给热钱带来更大吸引力;而此次加息的目的是控制通胀、防止形成资产泡沫,因此反而会对抑制热钱流入有所帮助。

        政策走向有待观察

        本次加息是否意味着央行步入了加息周期?

        赵锡军认为,如果本次加息取得预期效果,价格上升和货币增速过快的状况得到遏制,则会维持现有政策不变;如果情况没有太大改观,不排除央行未来还会动用包括加息在内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不排除有继续加息可能,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货币政策未来如何调整要依据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国内房地产调控情况而定。”郭田勇表示。 

        不过,张明指出,中国的加息空间将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限制。他认为,鉴于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均在考虑实施新一轮的定量宽松政策,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均在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本币汇率,如果人民银行步入加息周期,即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则中外利差会显著拉大,这会导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因此不能说此后就进入了加息周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